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 ICAS)人群中经连续12个月的远隔缺血适应(RIC)治疗,探讨RIC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可行性,评价RIC对s ICAS患者卒中复发率、临床预后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探索RIC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揭示其在防治脑卒中发生和复发中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随后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证据。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进行住院后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按照相关标准入组,并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干预组(RIC组)和对照组(Sham-RIC组),分别给予标准化药物治疗+RIC治疗/Sham-RIC治疗1年,并进行随访1年。在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时、第3月及12月治疗结束时,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观察这期间患者卒中复发率、临床预后及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最后共80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进入最终的数据分析,其中RIC组(干预组)40例,sham-RIC组(对照组)40例。(2)治疗3个月,RIC组脑梗死再发生率小于对照组(2.5%vs 23.5%,P=0.025);治疗12个月后,RIC组脑梗死再发生率小于对照组(7.5%vs 25.0%,P=0.034)。(3)治疗前,两组基线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3个月,RIC组NIHSS评分[(8.45±2.55)分]较入组前[(10.48±3.15)分]降低(P<0.001);入组12个月后,RIC组NIHSS评分[(5.93±1.62)分]较入组前明显下降(P<0.001),同期,较对照组[(8.18±1.55)分]相比也显著下降(P<0.001)。(4)治疗前,两组基线m R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入组3个月,RIC组m RS评分[(2.40±0.50)分]较入组前[(3.23±0.70)分]降低(P=0.011);入组12个月后,RIC组m RS评分[(1.95±0.32)分]较入组前降低(P=0.001),同期与对照组[(2.35±0.62)分]对比,RIC组m RS评分也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5)治疗12月后,RIC组血红蛋白(HB)含量[(125.20±9.17)g/l]较对照组[(130.80±11.45)g/l]降低(P=0.018),RIC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1.71±0.55)较对照组(2.46±0.39)降低(P<0.001),RIC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10.57±0.99)f L]较对照组[(11.30±1.06)f L]降低(P=0.002),RIC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15.98±1.58)%]较对照组[(17.36±1.67)%]降低(P<0.001),RIC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4.17±0.75)mg/l]较对照组[(5.19±0.99)mg/l]下降(P<0.001)。(6)治疗前后变化对比,RIC组NLR、MPV、PDW、hs-CRP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RIC是降低s ICAS患者卒中复发率、改善临床预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抵抗炎症反应相关;RIC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但目前仍需要更多大样本临床试验及数据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