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安全保护不再仅仅局限于明显的基础安全的防护,例如溺水、交通事故等,更多的是暗藏在儿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问题,例如校园欺凌、儿童被拐卖、儿童被猥亵等等。在本文中,笔者把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安全事件统称为“人际安全”。本文运用社会工作的社会学习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以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为具体方法,通过社会工作实务,对儿童人际安全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笔者首先在进行专业实习的兰州市W小学进行了前期调查,了解了当前儿童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低龄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和安全需要,为W学校设计了“儿童人际安全意识养成”活动,试图通过理论及模拟操作活动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辨识安全的人际交往,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实务活动主要围绕儿童被猥亵、儿童被拐卖和儿童遭受校园暴力等三个板块进行,共设计和开展了五次课题活动。评估结果显示,这些主题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儿童的自我保护和学校对儿童人际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是,儿童安全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家庭和学校工作,短暂的社会工作实务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本次实务活动之后,对活动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儿童人际安全工作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得到每个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重视,使社会筑起儿童人际安全的铜墙铁壁,使所有儿童都能得到关怀与保护,拥有安全健康和快乐的童年,得到顺利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