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丑照护对儿童接种焦虑、疼痛、接种依从性及哭闹时间的影响,深入了解儿童照顾者、医务人员及干预实施者对小丑照护的内心体验,为小丑照护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初步制定适合接种儿童的小丑照护方案,对形成的初步方案进行专家咨询和预实验,根据专家的意见及预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对方案进一步完善,形成小丑照护方案终稿。方便抽样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种先后顺序,选取前四个月来接种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后四个月来接种的儿童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接种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小丑照护方案,包含干预环节、干预地点、干预措施和干预形式,每名接种儿童干预时长约为30min。比较两组儿童接种焦虑、疼痛程度、接种依从性、哭闹时间、照顾者焦虑程度和对接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目的抽样选取接受过小丑照护干预的接种儿童的照顾者、目睹小丑照护实施的医务人员和干预实施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将获得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接种儿童在性别、年龄、注射方式、疫苗种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基线可比性。两组儿童照顾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基线可比性。2.儿童焦虑程度比较:干预前两组儿童VAS-A得分(照顾者报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注射前干预组VAS-A得分(照顾者报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儿童疼痛程度比较:(1)行为学评估:干预前两组儿童MBP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注射时干预组MB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自我报告:注射时干预组Wong-Baker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儿童接种依从性比较:干预组儿童接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儿童哭闹时间比较:干预组儿童整个接种过程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照顾者焦虑程度比较:干预前两组儿童照顾者S-AI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干预组照顾者S-AI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照顾者对接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干预组照顾者对接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终萃取出2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1.小丑照护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对不同人群的正性影响:对接种儿童(1)抚慰心灵;(2)分散注意力;对儿童照顾者(1)缓解身心压力;(2)促进亲子关系;对医务人员(1)改善工作氛围;(2)和谐医患关系;对干预实施者(1)培养护理职业价值观;(2)提升人文关怀素养。2.实施小丑照护过程中的不足:(1)防控医院感染意识不足;(2)即兴创作能力有待提高;(3)安全意识有待增强。结论:1.小丑照护可有效缓解儿童注射前的焦虑情绪,减轻接种疼痛,提高儿童接种依从性,缩短哭闹时间,同时能提高照顾者对接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2.小丑照护可优化儿童及照顾者的接种体验,增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医院及社区推广应用,但仍存在干预实施者防控医院感染理念不足、即兴表演能力有待提高、安全意识有待增强问题。未来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干预实施者专业知识及实践技巧,增强小丑照护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