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浦东开发以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6个地级以上城市)凭借相对发达的市场体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以及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主要靠对外贸易促进的,2008年该地区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9255.78亿美元,占了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6.13%,出口总额5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7.7%,每平方公里实现出口总额484万美元,可是长三角地区的外贸还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在高投入,高消耗支撑起的高增长背后,却是与之不相称的低产出,并伴随着出口结构的变化缓慢或不合理与低层次。目前长三角地区出口商品中对外竞争力强和较强的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传统出口商品,而出口竞争力较弱的商品主要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而且绝大多数出口商品质量竞争力较弱,依靠价格竞争力取胜的格局并未改变。因此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实现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评述,并指出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切实的改进建议和研究思路。首先对外贸增长方式的两种类型即粗放型和集约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进行理论探讨,指出二者的含义和特征及各自的适用性分析。其次对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在从长三角地区的界定、对外贸易基本情况、对外开放程度方面简要介绍了长三角地区的概况,说明其外贸发展的现状之后,开始统计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长三角地区内部的区位熵分析,主要是对江苏、浙江、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内部的16个城市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各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所在;通过外贸依存度和国际投资开放度两个指标来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开放度;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并对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再次,进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增长方式的经济模型分析。主要是以外贸企业的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为自变量,以外贸出口额为因变量构建长三角地区外贸增长方式的模型,进而分析长三角地区的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对长三角地区外贸增长的影响程度,得出长三角地区的出口还是以粗放型为主。论文的最后根据本文的分析提出了将长三角地区的出口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一些建议,包括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制度融合,希望能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外贸增长提供一些思路。外贸增长方式对外贸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乃至对整个经济的良好运行都至关重要,若长三角地区能够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型,相信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外贸增长和经济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