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蛋白质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蛋白质的糖基化广泛存在于超过50%的蛋白质中,影响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在细胞重要的生命过程中起着调控作用,而且某些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生理过程也与蛋白质糖基化相关,是许多临床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的靶标,因此糖蛋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价值。然而其在生物样本中的低丰度性,糖链的微观不均一性,导致了糖蛋白的分离富集成为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针对糖蛋白的分离富集方法报道的有很多,其中将苯硼酸作为亲和配体搭载于磁性纳米材料表面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苯硼酸功能化磁性材料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结合后的目标蛋白需在酸性条件下洗脱,但是酸洗脱条件存在不一致性,且过酸的条件也会对糖蛋白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对酸敏感的材料也会受到应用限制,另外酸洗脱共沉淀下来的非糖蛋白,对后续实验会造成时间与经济上的浪费。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对磁性纳米材料进行碳质包覆,一方面提高了材料的亲水性来对抗非特异性吸附的问题,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修饰提供了活性位点。然后制备了以二硫键连接的苯硼酸功能化磁性材料Fe3O4@C-AC-SS-MPBA,借助二硫键在温和条件下的还原敏感性,即生理条件下就能实现断键效果,从而将材料表面结合的糖蛋白特异性释放下来,另外为了区分假阳性,同时制备了另一种硼酸功能化材料Fe3O4@C-AC-APBA,具有与Fe3O4@C-AC-SS-MPBA材料相同的苯硼酸外壳骨架,但是不具备还原敏感性化学键连接体。将以上两种硼酸功能化的磁性材料作为一个体系,用于糖蛋白的精准分离与鉴定。首先是两种硼酸功能化磁性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即通过溶剂热法合成Fe3O4磁核,然后以含有丙烯酸的葡萄糖溶液作为碳源对磁核进行包覆,形成Fe3O4@CAC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颗粒,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修饰,合成两种硼酸功能化的磁性材料,即Fe3O4@C-AC-SS-MPBA和Fe3O4@C-AC-APBA,并通过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失重等一系列手段进行表征分析,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二硫键的还原敏感性进行测试,证明了良好的还原敏感性断键效果。然后通过蛋白吸附实验及蛋白吸附动力学实验验证了两种硼酸功能化的磁性纳米材料对糖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随后通过FITC标记的糖蛋白OVA对Fe3O4@C-AC-SS-MPBA材料表面结合糖蛋白后的断键释放做了测试,同时也验证了Fe3O4@C-AC-APBA作为对照组的可靠性。最后运用该体系对鸡蛋清和血清两种生物样本进行糖蛋白的富集鉴定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该体系对糖蛋白鉴定的高效率性及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