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期,我国开始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此时我国的财政相对薄弱,为了适应这样的国情,我国建立起与之相呼应的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是如今城乡二元型户籍管理体系的雏形,在这样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对人口迁徙进行强制的控制与调节,从而保证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供给。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户籍管理体系虽然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但是体现出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其适应了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让中央对我国的生产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1978年以后,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合理配置各方面的生产资源必不可少。相比之下,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这种体系不仅阻碍了我国深入发展城市化、建设农村的经济环境等改革进程,而且不利于各种资源的自由流通。所以,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具体解读了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认为开展一系列的改革活动,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将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各种不平等的福利条件进行剔除,其中包括不平等的教育条件、就业环境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回溯本源,使户籍制度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职能,即只是作为一种登记区域人口数量的制度,而不是用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各种福利的隐性制度。要想做到这一点,我国应当尽快改革相应的财政体系,不仅积极协调不同地方、不同地域在财政管理方面的差异,而且应当统筹全局、统一全国财政的管理体系。最后,本文还会围绕财政改革的具体方向和实施原则,以及户籍制度管理改革的整体层面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