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揣测性语气副词“该不会”进行研究,以语法化连续环境为指导,考察了“该不会”的凝固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因和机制;从主观性视角出发,讨论了“该不会”三个平面的特点及其主观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揣测性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和前人研究的不足,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对“该不会”的共时层面用法作了分类与定性。我们将共时层面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揣测性语气副词“该不会”进行研究,以语法化连续环境为指导,考察了“该不会”的凝固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因和机制;从主观性视角出发,讨论了“该不会”三个平面的特点及其主观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揣测性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和前人研究的不足,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对“该不会”的共时层面用法作了分类与定性。我们将共时层面的“该不会”分为“该不会a”和“该不会b”,并从凝固性、表达揣测语气和揣测性语气副词功能三个方面判定“该不会b”已经成为一个揣测性语气副词,确定了本文后续的研究对象为揣测性语气副词“该不会b”。第三章以语法化连续环境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该不会”的词汇化语法化过程及其主观性的变化。首先,揣测性语气副词“该不会”的凝固主要是通过其在连续环境词汇化实现的,“该不会”语义发生歧解是其词汇化的关键。当“该不会”成词后,其发展并未停止,而是继续语法化,揣测义逐渐虚化,语用功能逐渐产生。在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中,“该不会”的主观性也逐渐增强。言者的主观态度从“认为VP不会发生”到“不确定VP会不会发生”再到“认为VP会发生但不愿相信”。确信程度由“信”到“疑”再到“信”。其次,我们探讨了“该不会”的凝固机制和动因,包括句法环境的变化、“不会”否定意义的弱化、网络语言的高频使用和言者确信程度的变化。第四章以主观性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该不会”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句法方面,我们讨论了“该不会”的句法位置、句类和时态的选择等,以及句法位置所体现的主观性:无论居于何种位置,“该不会”采用的都是言者主语视角,但不同位置体现的言者主观性不同,一般是独用>句首>句中;语义方面,我们结合说话人的视角、情感、认识来讨论“该不会”的言者揣测性、不确定性、反预期性;语用方面,“该不会”具有突出焦点、委婉表达、传疑评价以及篇章衔接功能。第五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本文对揣测性语气副词“该不会”的凝固过程和机制进行探究,对其三个平面的特点及其主观性进行考察,有助于引起学界对揣测性语气副词的关注,从而加深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和认识。
其他文献
关于未来社会美好生活的科学预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过程始终的中心议题。恩格斯晚年结合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变化和无产阶级革命行进时面临的新课题,从唯物史观的整体性角度出发,科学地对未来社会美好生活进行了预判。他从不同的侧面探讨未来社会美好生活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条件,系统地、原则性地描述未来社会美好生活蓝图,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以恩格斯
房屋使用权协议在日常中多见,多以纯粹债之关系拘束于双方当事人之间,主要有以房屋使用权抵债协议与以房屋使用权出资协议。本文以一个较为特殊的房屋使用权协议为例,以案例评析的方式探讨于离婚协议中约定一方当事人享有房屋使用权的协议效力。该案选取于现实判例,仅就判决结果而言,法院承认了该种房屋使用权的物权效力但未明确该物权具体效力。从双方当事人之间合意的角度而言,该协议实际欲产生居住权效果。然而,该合同签订
对于“舆论反转”这一研究议题,部分学者持较为悲观的态度:或是认为舆论反转的频繁发生是有害的,或是认为舆论反转往往具有新闻反转的成分,它让新闻价值大打折扣并造成了舆论场的混乱与失序。这类认识的背后,或许反映的是对于舆论反转现象正面、积极的效应以及公众试图借助舆论参与进行利益表达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而笔者认为,无论在基数还是影响力上,公众无疑是舆论的根本主体,舆论反转作为舆论运动发展中的特殊现象,其现
近些年来,随着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给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对科技园区的当下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有着诸多畅想,数字园区、生态园区、创新园区、知识园区的概念层出不穷。这些园区的本质都是尝试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来重塑园区形态,进而提升园区的政治、经济、生态与文化价值,这其中,不乏有许多企业,不仅是为了提升园区的价值
股权代持在公司股权类案件纠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当前国内法中涉及股权代持的规定主要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上市公司股权代持存在法律空白。面对金融监管,上市公司股权代持普遍具有违规性,最高院提出新的协议效力认定思路,认定代持协议违背上市公司监管规则,即要求股权清晰、如实披露,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由此认定协议无效。后续的相关裁判相继采用类似的说理,同样得出上市公司代持协议无效的判决。然而,一刀切的判决下对
本次翻译实践是基于英文原版书籍《无现金社会:中国数字货币革命》的汉译,此文本属于财经文本。本实践报告探讨该类型文本的翻译难点及策略,并希望通过自建的财经术语表为译者处理财经文本提供参考。本次翻译实践是在李长栓和施晓菁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指导下进行的。笔者从“理解”“表达”“变通”三个环节出发,针对典型案例,分析在该框架指导下如何解决翻译难点,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目前该框架在财经文本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这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大相径庭。2020年环境绩效指数对180个国家进行评估,中国排名120,具体数据为37.1。雾霾现象,污染物排放量,湖泊、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愈来愈糟糕,对人们的生活等已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是政府、社会、人民的共同愿
本文是针对自发型创意市集的创意生产及其实践路径研究,主要选取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自发型创意市集进行调查,力图理清自发型创意市集的创意生产及其实践路径。首先本文分析了创意市集发展的来源与特点,抽象出创意市集发展的来源以及探讨了疫情影响下制度环境的影响。创意市集的发展有两个来源,一是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下,市集经济与创意产业相融合形成创意市集。二是在城市空间改造的背景下,从脏乱差的传统地摊转型升级为精致的创
本文是基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翻译实践报告。此次翻译实践选择的经济类文本是Accumulating Capital Today:Contemporary Strategies of Profit and Dispossessive Policies一书第五章和第六章,阐述了通过金融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笔者选取的翻译材料是信息型文本,其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本文从层次转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和单位转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提高,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个人信息被获取、使用甚至泄露的危险。而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处于职场时空下,基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而更易遭到用人单位信息抓取行为的侵害。我国法律虽已对某些具体的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进行了规定,但因未考虑到劳动关系的特殊性而难以真正起到协调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和用人单位知情权冲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劳资双方在此方面的冲突逐渐增多,在法律规定尚未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