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联合收割机智能负荷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农业朝着精细化、规模化发展,农业生产对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的需求日益增加。联合收割机作为最为重要的农业机械之一,将智能控制技术与联合收割机相结合,智能控制联合收割机作业,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脱粒质量,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率,而且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收割机的推广,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0806)经费资助下,进行了联合收割机负荷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建立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功耗模型:首先对4L2-2.0型梳脱式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联合收割机脱粒系统各个环节的特性,建立起了较为准确的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功耗模型。   (2)控制算法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脱粒滚筒模型的特点,针对负荷反馈系统非线性、时滞、多扰动的特点,选择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通过simulink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然后设计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负荷反馈控制系统。   (3)负荷反馈控制器软硬件的设计:设计了基于STM32103VET6和μC/OS-Ⅱ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硬件方画,通过对于主控单元模块、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上位机通信模块等模块的设计,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软件方面,完成了μC/OS-Ⅱ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的移植,并介绍了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   (4)田间试验分析:使用4L2-2.0梳脱式联合收割机对负荷反馈控制器进行了田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负荷反馈控制器能够有效控制系统的负荷,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增强风电场主动融入大电网的能力,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和输出功率平滑以及降低风力发电机组的疲劳损耗,本文基于风速和功率的超短期提前一步预测,对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整个风电场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的优化解,将该优化解作用于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来优化风电场的性能,从而提高了风电并网的能力。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单台1.5MW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研究,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电能质量好、发电效率高、控制方式灵活等特点,符合未来风力发电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研究与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为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与可靠性,对其机侧部分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目前主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综述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多变量系统随处可见,所以多变量系统控制问题比较热门。多变量系统控制过程中经常遇到多时滞和耦合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质量关系到多变量系统的控制质量和
太阳能是当前世界上最清洁、最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和电网接
目前3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成熟,网络覆盖区域比较广,人们可以利用其高速率传输数据的特点实现对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无线传输。嵌入式Linux平台和Android平台具有开源
随着工业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人驾驶中的交通灯识别与跟踪算法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但国内对交通信号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当前交通
产品设计、机器人寻迹、能源规划、塑料成型、企业融资、行政决策、小车碰撞、机翼设计、投资分配、城市规划、气流分析等领域中,都可能存在非常复杂、昂贵的单目标约束优化问
近年来遥感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在遥感技术的各种应用中,遥感图像目标识别以及分类一直以来都是遥感图像处理、摄影测量和GIS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遥感图像分辨率的不断提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项新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以非接触的形式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在超高频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距离是很重要的性能参数。当采用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技术因具有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广、网络成本低、以及组网灵活方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在工业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