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由于其显著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特性在我国大中
城市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由于我国生活垃圾普遍热值较低、含水量高,为
了保证焚烧炉的正常运行,通常采用延长堆存时间的方法沥出水分,提高进炉
垃圾热值,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占进厂垃圾量5~28%的沥滤液,其污染负荷高、
水量波动大,常规方法处理困难,处理成本高。随着多座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建
设,沥滤液的处理问题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本文主要研究了蒸发法处理沥滤液时的技术特性,通过控制绝对压强研究
了蒸发温度对蒸发产物的影响及蒸发产物的性质;并通过初始pH值调控和产物
分析,研究了蒸发产物在冷凝液中的分布随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蒸发
过程可以将沥滤液分离为无色透明的蒸发冷凝液和有机物浓度极高的蒸发浓缩
液两股物流;不同的蒸发温度对于蒸发冷凝液的组成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温
度升高,蒸发器内壁的结垢现象明显,建议采用较小的操作绝对压强以减少结
垢及腐蚀问题;采用负压蒸发技术直接处理沥滤液(pH值为5.23)时,冷凝液中有
机碳(TOC)浓度为沥滤液原液的21%左右,主要以挥发性有机酸和低碳醇类
为主,氨氮含量极低,冷凝液的生物可处理性大大提高;通过调节初始pH值直
至12,可有效控制有机酸向冷凝液中转移,使TOC去除率达到91%,但会导致
冷凝液中氨氮含量大大提高。对沥滤液进行二级负压蒸发处理时发现,氨氮去
除率可以达到100%,沥滤液中的有机酸也可全部被固定在浓缩液中,TOC去除
率可以达到94%,其蒸发冷凝液所含主要污染物为乙醇。
蒸发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沥滤液的可处理性,通过能耗分析发现过程需热可
以完全由焚烧厂发电机组副产的低温低压蒸气供给,可以实现过程的能量自给,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沥滤液预处理方法。
最后论文还对进一步实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负压蒸发,pH值,能量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