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式住宅是我国居民住宅的主要形式,然而其理论研究似乎一直未得到重视,现有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其户型的设计与组织和对单元式住宅楼整体的外观形象设计上,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求,割裂了邻居间情感的联系,其后果是居民在享受着日益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越来越感到精神生活的贫瘠,对所居住的空间缺少认同感,人际关系冷漠,从而诱发各种社会问题。同时,对公共交往空间研究的重点则主要放在了城市的层面上,对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研究一般也仅限于小区的层次,如在小区中设置居民活动中心或改善小区环境等。这样单元式住宅楼内的公共交往空间的研究似乎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盲点。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暴露的一些矛盾问题,显示了对单元式住宅楼的公共交往空间进行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建筑模式语言等理论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借鉴建筑模式语言中从行为模式产生空间模式的研究方法,将交往空间进行理论上的深化,产生复合交往空间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单元式住宅的交往空间研究,试图为单元式住宅这一住宅形式的发展探索一些新路,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的居住需求。本文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并对研究的对象与内容进行阐述,最后指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即第二章论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及建筑模式语言和交往空间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提出复合交往空间的概念,对其概念、特性和设计原则进行论述,并将其运用于单元式住宅,对单元式住宅的理性空间模式与感性空间模式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第四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分别对基于复合交往空间理论的单元式住宅中的入口复合交往空间、入户过渡复合交往空间和屋顶复合交往空间三个部分进行研究与论述。第五部分即第七章对基于复合交往空间理论的单元式住宅进行了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