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以往的学校语法中,作定语的情况下,名词采用「-の」、形容动词为「-な」的形式修饰后面的名词。因此,以「-の」的形式作为定语使用的词都被认定为名词。但是,当调查这些词在文中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学校语法中,作定语的情况下,名词采用「-の」、形容动词为「-な」的形式修饰后面的名词。因此,以「-の」的形式作为定语使用的词都被认定为名词。但是,当调查这些词在文中的用法时会发现它们有些并不具备名词的格体系。而且,其中有很多词作为定语却采用「-の」「-な」两种形式。与其说是名词不如认定为形容词更为妥当。例如「一般」「無言」「唯一」「普通」等词。本稿依据村木新次郎等学者的理论,将其作为第三形容词,结合形容动词,对两者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第三形容词偏于作定语,很少作为状语或谓语使用。而且很难或很少受程度副词修饰。然而,形容动词则经常出现状语和谓语用法,并且易于受副词修饰。此外,对一直以来「な/の」的摇摆现象也进行了实证性的考察。笔者将以上考察的结果看做是形容动词和第三形容词的摇摆,主要从词义、类型论的观点以及文脉上试着对其原因进行了论述,结论总结为以下三点。①词义上,第三形容词属于ノ情态性体言,绝对形容,表示限定的、指定的、择一的“规定”的属性,而形容动词则为ナ情态性体言,相对形容,连续的、阶段性的、修饰性的“装饰”的属性。②关于「な/の」的摇摆以及第三形容词偏于作定语的现象,从类型论的观点来看,原因是第三形容词在“连续相”中位于名词和形容动词之间,很多第三形容词是名词向形容动词转化不完全的词。③文脉上,为避免连体形重复出现;当“规定”的作用出现在前面时“装饰”的作用所具有的一般性弱化;以及不直接修饰后接名词的属性而是间接地修饰后接的动词;这三种情况下,往往作为第三形容词使用。
其他文献
如何让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智慧的去学、去教、去辅导,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泡桐树小学通过校企合作的模
为探索在野生型粉状毕赤酵母(Pichiafarinosa)中整合表达来源于耐高渗鲁氏酵母(Zygosacharomycesrouxii)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ZrGPD1)以提高产甘油能力的可行性,应用PCR方
加强对聋生心理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探索改进、完善聋校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将成为当前聋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论文通过变革传统教学方式,落实新课程的基本要求,鼓励教师
贸易条件在国际贸易中作为衡量贸易利益和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而贸易结构作为一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其变动也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居环境日趋恶化,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城市生态已成为科研界谈论的热点。居住小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中重要角色,
<正>在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中,药品零售板块的定位、价值各不相同,随之而来的是匹配各类发展资源时的轻重有别,最后呈现出的则是经营业绩的阴晴冷暖。因IPO迟迟未能开闸,5月23
在城市道路网络中,不同等级的道路发挥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为一个城市的骨架体系。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城市道路按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和功能职责,分为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而语言的使用使人与动物产生了本质的差别,在人类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受限于不同的自然属性和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及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赋予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保障,最大程度满足其成长、发展诉求,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现实需求及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的转型时期。转型期的经济成分与利益分配的多样化、社会生活与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