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纹盘鲍4个养殖群体自交与杂交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比较分析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隶属于腹足纲,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贝类。然而,近年来由于鲍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自繁自育、种质退化以及养殖环境恶化致使的病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皱纹盘鲍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皱纹盘鲍的种质资源,培育生长快速、抗病性良好的皱纹盘鲍优良品种是确保其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四个不同养殖群体的皱纹盘鲍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ITS1、16S、COI和微卫星标记对四个不同养殖群体的皱纹盘鲍亲鲍进行遗传距离估算;第二部分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法,构建16个自交与杂交F1全同胞家系,结合微卫星亲权鉴定技术,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亲子鉴定,比较各家系的生长与存活状况;第三部分继续分析13个F2代全同胞家系的生长与存活,探索在传代过程中,较好的生长和存活性状是否可以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为进一步的家系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个养殖群体皱纹盘鲍的遗传距离估算基于ITS1、16S、COI基因序列片段及微卫星标记,分析皱纹盘鲍四个不同养殖群体8个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间存在差异,以基于序列数据和微卫星数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之间差别较大;基于ITS+16S+COI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各分支节点自展值较高,结果较为理想可信;皱纹盘鲍亲本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相关关系,说明各养殖群体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上述研究结果为利用这四个养殖群体进行皱纹盘鲍家系选育提供了参考。2.四个养殖群体自交和杂交家系F1代的生长与存活比较选用8个多态性高的微卫星位点(Afa029,Chd092,ddh41,CH1820,CHd205,Afa017,Afa005,ddh52)对皱纹盘鲍四个养殖群体自交和杂交家系F1代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排除污染个体,将绝大部分F1代个体分配至单一家系。用于亲子鉴定的8个位点均呈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92个等位基因;8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在0.47620.8000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68000.9111之间,PIC值在0.64600.8930之间。根据亲子鉴定结果,结合F1代皱纹盘鲍不同生长时期的体征数据,分析各家系的生长和存活,结果表明,HDRC、HDDL与DLHD家系在各生长参数与生长速度上有明显的杂种优势,HDDL、RCDL、DLHD家系在存活上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家系选育。3.四个养殖群体自交和杂交家系F2代的生长与存活比较从皱纹盘鲍F1代生长和存活表现较优的家系中,挑选性腺发育良好,体征性状较优的个体作为亲本,成功构建♀13×♂7的13个全同胞家系。结合亲子鉴定技术,分析F2代不同家系的生长和存活,结果表明,HDDL家系产生的F2代表现较好的生长和存活,说明在传代过程中,优良的生长和存活性状可以稳定地遗传给子代,但不表现为稳定的遗传;♀HD和♂DL的亲本组合产生的F1代和F2代均表现优良的生长和存活性状,可用于皱纹盘鲍养殖产业中生产稳定、优质的苗种。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国务院近期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八项举措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提高待遇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
本研究中,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设计了5个不同蛋白质水平(41%、45%、49%、53%和57%)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过滤系统,在水温为27.8±1.7℃的条件下对鳡(Elopichth
本文以我国重要经济贝类——文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形态学、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开展了文蛤物理标志技术研究,调查了东营文蛤栖息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
以我国重要海水肉食性养殖鱼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摄食生长试验,研究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及其交互作用对半滑舌鳎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