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早实验、早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护理本科技能教学的最佳模式,提高护生技能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验训练和临床实践的学习,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人才奠定基础。[方法]以2007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08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早实验、早临床”技能培养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技能培养模式进行实验教学。相关资料统一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护理技能操作和与护理技能操作密切相关的课程考核成绩对两组护生进行客观比较与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问卷l“《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热爱护理专业、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护理技能操作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以及查阅文献、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人文知识丰富、专业学习过程中压力的大小、操作用物准备及处理以及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问卷2“《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教学模式的效果调查”结果提示:“早实验、早临床”技能教学模式较传统技能教学模式在加强护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积极主动性、激发护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加深护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减轻理论学习的压力;提高护生操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对操作的认可度、加强操作熟练程度、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促使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健康教育意识与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提高护生提出相关问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础护理学》理论成绩、《护理技能操作(一)》、《护理技能操作(二)》考核成绩以及《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实验、早临床”护理技能培养模式增强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操作技能的感性认识,在培养护生实践能力、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方面效果明显,促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学会变会学,提高了操作技能教学质量,顺应了当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技能改革的趋势即促进低年级护生早实践、多实践,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研究对象尚未正式进入临床工作,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