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脉冲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人们对肿瘤疗法的研究不仅限于对肿瘤组织的杀伤和抑制作用,在抗肿瘤血管效应、淋巴管效应、免疫效应和诱导凋亡效应等方面也开展着深入的研究。 陡脉冲疗法是本课题组开创的一种新的癌症物理治疗方法,在大量的离体、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已证实对肿瘤组织的有效杀伤和抑制作用。本文完成了上述四大效应的实验研究,观察到:(1)陡脉冲可破坏肿瘤营养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使其栓塞、凝固性坏死,并下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和促淋巴管再生因子VEGF-C的水平,具有抗血管和淋巴管再生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残留、存活的肿瘤细胞经淋巴管途径转移到其他部位的可能性,防止肿瘤增生和转移。(2)陡脉冲能明显增强大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NK细胞的活性。具有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其细胞毒功能并促进其分泌白细胞介素IL-4、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作用。导致脾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活性增强,诱导荷瘤宿主体内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3)陡脉冲能抑制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周期,下调Bcl-2/Bax表达的比值,造成细胞器内促凋亡因子的释放,诱导细胞凋亡。 同时,本文深入分析陡脉冲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诱导凋亡的机制。(1) 借助ANASYS电磁场分析软件,用有限元方法仿真计算陡脉冲在均匀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并与大白兔肝脏实验相结合,确定能有效杀伤肿瘤组织的电极尺寸和间距、阵列布置方式、脉冲峰值等因素,寻找兔肝组织不可逆性电击穿的电场强度阈值,最终有效控制陡脉冲的杀伤范围,实现最佳疗效。(2) 建立单细胞模型,推导陡脉冲电场作用下单细胞极点处的跨膜电位,明确跨膜电位按指数衰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脉冲宽度与跨膜电位的关系,以及电穿孔过程中细胞膜电导率和细胞结构变化对跨膜电位的影响,分析陡脉冲导致细胞不可逆性电击穿的机制。(3) 通过傅立叶频谱分析,推证陡脉冲波形的选择依据。证实陡脉冲强化超高频效应,有可能诱导细胞凋亡,从而防止细胞膜破损后细胞器游离,引起肿瘤转移或复发;而且脉宽越窄,超高频杀伤效应越强,为脉冲特征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对日光温室内凯特杏的花器官和果实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凯特杏花器官有4种类型,其中不完全花占57%,不完全花比例受果枝类型所影响,中长果枝比例高,短果枝比例
<正> 海藻中的色素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叶绿素(Chlorophyll)、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和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海藻中除含有与高等植物共有的一些色素外,还含有进化较为
目的 胰腺癌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率低,对化疗药物普遍耐药,临床治疗效果差。X-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参与了多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根治术后5年转移复发率高达60-70%,是影响肝癌远期疗效的主要原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减少肿瘤赖以生存的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文献检索质量是确保中医药课题查新质量的前提。本文从:1.查新要点分析;2.选准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策略;4.选择检索途径;5.机检与手检结合五方面论述了提高查新检索质量的具
本文通过读者调查、学报引文统计和期刊利用情况统计三种方法,对浙江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外文期刊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得出:馆藏外文期刊的文献满足率、半衰期及外文
毫米波生物效应及医学应用尚有很多未知数和空白点。本论文主要针对毫米波生物效应的细胞与分子作用机理,以及毫米波作用于人癌细胞产生的抗肿瘤作用与机理,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骨科手法复位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在骨科手法复位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 其中94例复位时间为(4.24±1.1)min,丙泊酚用量为(103.54±9.7)mg,术中血压、脉搏平稳,各时间点差异(P>0.05),HR变化明显(P0.05),HR变化明显(P<0.05),用药后1、3、5min与用药前3min相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