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不明原因的纵隔占位临床常见,大多数是转移性或炎性淋巴结肿大,原发占位在临床中也常需鉴别诊断。超声内镜可以对临近食管的纵隔占位准确评估,但目前纵隔肿物的超声内镜影像学特点对于纵隔占位性质的诊断价值还少见系统研究,尤其在结核高发地区尚缺乏相关数据。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纵隔占位的超声内镜影像学特点,筛选其中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指标,并部分结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用以探讨超声内镜对不明原因纵隔占位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筛选以评估纵隔肿物为目的而行超声内镜检查的患者123例,记录其超声内镜影像学特点,包括病变长径、回声特点、边界、血管浸润、与周围组织关系、囊实性、单发多发、弹性成像特点等方面。并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手术以及长期临床随访获得病人的最终诊断。分析超声影像学特点对最终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123例病人中最终诊断74例为恶性病变,49例为良性病变(结核14例)。恶性纵隔占位的EUS影像学特点显示在边界、回声均质、囊实性、血管及周围组织浸润情况与良性纵隔占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纵隔占位病变情况相比,恶性纵隔占位病变的长径无显著差异(P>0.05)。14例纵隔结核患者中发现4例有胸腔或心包积液,而恶性纵隔占位患者中仅发现1例。弹性成像显示弥漫性硬度增高皆为恶性纵隔占位。共92例行细针穿刺,88例获得理想组织。EUS-FNA诊断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100%,100%,88.6%。EUS-FNA诊断与最终诊断进行Kappa值检测,Kappa值为0.903(>0.75)。结论:超声内镜影像学表现有助于鉴别纵隔占位的良恶性,不均质回声、边界不清楚、实性、血管丰富、周围组织浸润、弥漫性硬度增高对诊断恶性病变具有提示意义。在结核高发区不能通过病变大小预估病变良恶性。有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对结核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超声内镜配合FNA可以取得更准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