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域的存储网格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数据的迅速增长对存储资源的容量和速度提出了空前的挑战。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单硬盘容量的不断提升,使得单位存储空间的成本急剧下降,各单位和研究所相继采购存储资源用于存储和备份科学数据。这些存储资源都孤立的分散在广域网上,彼此之间无法方便的互相访问和存取数据,形成了存储资源孤岛的现象。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存储网格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域的存储网格体系架构。利用此架构可实现广域网上分散的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该架构具有大规模、可扩展、高可用等特点,向上层应用或用户提供统一的全局访问视图。 基于以上目标,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域的存储网格体系架构,以及在此架构基础上的域划分和命名机制、路由服务模型、目录服务模型和目标定位、存储资源的统一标识和服务封装四个关键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域划分和命名机制是基于域的存储网格体系的基础,而高效的路由服务模型、有效的目录服务模型和目标定位、规范的存储资源标识和服务封装方法是实现基于域的存储网格体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提出了基于域的存储网格体系架构。该存储网格体系架构将存储网格中的节点划分为骨干节点和存储节点,并且提出了域的概念。该体系架构具有大规模、可扩展、高可用等特点。整个存储网格根据功能和服务的种类不同分成用户接口、元数据服务、数据冗余服务、数据存取服务、路由服务、存储资源六个层次。同时还对数据模型和服务模型进行了描述。 (2)研究了基于域的存储网格体系架构下的域划分机制和命名机制。在基于域的存储网格体系架构下,提出了一套域划分机制。通过提出匹配参数和亲和参数,将加入存储网格的骨干节点和存储节点划分为不同的域,并对节点的加入和退出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并进行了测试模拟。通过域划分可行性测试可见,本文提出的域划分机制能较平均地将节点划归到不同的域内,每个域内节点之间具有较高的网络性能。 (3)提出了多域环境下的CATNET路由服务模型。本文基于Plaxton算法,加入了域的概念,将域环境下的路由划分为域间和域内两个路由服务接口。在路由表基础上,引入了上邻节点和下邻节点的概念。允许节点非正常退出。同时对节点加入和退出的路由复杂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模拟。 (4)研究了基于域的存储网格体系架构下的目录服务模型和目标定位技术。通过对目录服务模型中的元数据服务MDS和数据冗余服务DRS进行具体描述,讨论了如何通过上述两类服务定位最终的目标文件块。在目录服务模型中,采用了复制备份和容错备份并行的手段,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获取文件的速度。 (5)针对不同类型的存储资源,设计了存储资源的统一标识和基于服务的封装方法。本文引用了元数据的标识方法,提出了一套针对存储资源的统一标识方法,并对其包含的元素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和阐述。同时使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对存储资源进行统一的服务封装并提出了数据存取服务DAS。
其他文献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MeshNetworks,WMN)是Adhoc网络技术在民用领域中的进步发展。使用WMN网络技术,用户可以不依赖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用较低的成本快速部署一个可覆盖较大
“中间业务平台系统”是某商业银行处理全国各省中间业务的新一代联机交易处理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是基于中间件的三层次软件体系结构,针对银行中间业务需求变化频繁的特点,要求
学位
近年来,随着信贷市场不断发展,商业贷款特别是小额贷款迅速增长。区别于其他信贷形式,小额信贷和个人消费贷款具有无抵押、追回违约成本高、调查成本高等特点,因此需要有效的信用
毫无疑问,高校教学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一方面提高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效率、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未来管理决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方面的宝贵数据资源。随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但可以通过互联网和CD-ROM方便快捷地获得多媒体信息,还可以得到与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复制品,由此引发的盗版问题和版权纷争已成为日
工作流系统是当今IT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工作流系统在企业应用程序集成(EAI)和业务过程重组(BPR)以及协同工作的领域内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内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
学位
面对新兴计算技术的影响以及来自应用领域的需求,一些学者提出了Dagger、 DSAG、能力服务器等网格计算机体系结构。这些体系结构强调计算机系统的松散耦合、动态部署、白组织
“数字林业”的概念提出以后,随着信息量的急速增长和相关软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林地场景可视化中的场景规模和显示速率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计算机上实现林
目前公钥密码大都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离散对数问题等有限域上的数学难题,数学理论基础较窄,一旦理论上得到突破,将面临很大威胁,有必要在更广泛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公钥体制的实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