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信息融合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驾驶汽车正逐渐从特定的结构化场景(如试验园区、高速公路)走向相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如城市)。由于城市交通环境路况复杂,行人、车辆等动态且轨迹多变的目标较多,并容易形成遮挡,这些因素给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高效准确的环境感知造成较大困难。在这种复杂道路条件下,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环境感知方法存在一定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信息融合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驾驶汽车正逐渐从特定的结构化场景(如试验园区、高速公路)走向相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如城市)。由于城市交通环境路况复杂,行人、车辆等动态且轨迹多变的目标较多,并容易形成遮挡,这些因素给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高效准确的环境感知造成较大困难。在这种复杂道路条件下,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环境感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快速地预知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的目标和危险区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人机协同驾驶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计算机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类多源信息融合的分析决策能力,结合目标检测与跟踪、道路图像语义分割和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SSVEP-BCI)多移动目标选择等方法和技术,针对人在回路的城市行车环境可通行区域的识别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城市行车环境下的行人检测与跟踪。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4-tiny和Deep-SORT的城市行车环境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行车前景视频中的移动行人目标,并对检测到的目标进行持续稳定地跟踪。经测试,改进后的YOLOv4-tiny网络模型对行人的检测准确率为89.6%,且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有所提升,所提出的基于检测的跟踪方法具有很好的性能,可以减少目标ID跳变。2、城市行车环境可通行区域检测。我们提出了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网络模型来检测城市行车环境道路可通行区域的方法。对Har DNet和Bi Se Net V2两种语义分割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在由标注数据集和Cityscapes数据集组成的专用数据集上进行训练。经过测试,改进后的两种网络模型对城市行车环境道路可通行区域检测的准确率有所提升,分别达到了96.71%和95.83%,并且具有很好的实时性。3、脑机融合的城市行车环境可通行区域识别方法。我们设计了一种结合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脑机接口技术的实验范式,研究了在驾驶视角下进行移动行人目标BCI选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我们设计的移动行人目标选择实验中,6名被试的平均SSVEP响应时间为1.98s,平均最大信息传输率(ITR)为51.15bits/min,达到各自最大ITR的平均准确率为99.17%,结果表明该实验范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信息传输率。我们还把行人检测与跟踪模块和可通行区域检测模块的输出结果融入SSVEP-BCI系统中,让被试通过分析判断选择危险行人目标,6名被试选择的平均准确率为88%。通过将人对环境的理解与认知反馈给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智能驾驶系统环境感知层面的人机协同。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对人在回路的城市行车环境可通行区域识别方法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与仅依赖计算机视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级的环境语义理解能力,所识别的可通行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红外线皮温测量在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30例1-2级单侧神经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每月随访持续1年。每次就诊时,用红外真皮温度计测量双足相应部位的皮肤温度,并以无溃疡的对侧足部作为对照。结果:患足的平均体温和溃疡温度明显高于健足,平均相差1.2℃和3.1℃。尽管愈合时患足和健足之间的整体平均温度梯度已经恢复正常(平均差0.2℃),
软件漏洞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攻击者借助软件漏洞可以远程入侵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任意破坏或达到特定攻击目的,导致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国家战略等关键信息被窃取或篡改,造成恶劣的后果。快速验证软件漏洞的可利用性对于评估漏洞危害、制定防御方案、确保软件质量至关重要。研究软件漏洞自动化验证的方法,是实现漏洞可利用性快速验证的关键,借助机器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完成海量异常样本的分析筛选,进而快速构造利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苏州平望镇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节点,为提升村落环境,于2021年6月开展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该大赛架起高校与地方政府的桥梁,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后备人才。文章结合参赛实践,从更新模式、村民意愿、建筑风貌、乡村景观等角度探究乡村空间“在地化”更新策略与方法。希望其思路和设计手法对今后我国乡村振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装备舱室噪声问题随着装备的发展日益凸显,在舱室内敷设吸声材料是解决噪声问题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微穿孔板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轻质吸声材料,微穿孔板结构的本身振动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往往不可忽略。声固耦合作用导致微穿孔板在一定频率上的吸声性能降低,如何克服该弱点,成为微穿孔板吸声材料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利用声学超材料的研究成果,设计包含微穿孔板、超材料结构以及多孔材料的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润滑和电学性能,在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中有广泛的潜在应用。由于悬浮情况下能够消除基底对石墨烯的各种因素影响,保留其本征的摩擦特性。因此,研究悬浮石墨烯的摩擦特性在提高相关微电子器件摩擦性能方面有巨大的优势。本文采用传统的微加工工艺在Si O2/Si基底上的Si O2表面制备微孔阵列,通过机械剥离将石墨烯转移至刻蚀通孔上形成悬浮结构,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高精度
制导装置是安装在制导武器系统前部的检测跟踪装置,是寻的导弹的弹载关键设备。客观准确地评价制导装置性能对于鉴定导弹武器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制导装置的组成、功能及完成任务的特点,开展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研究、综合方法研究以及评价结果可信度等研究内容,进而为制导装置性能评价提供方法支撑。第二章研究了制导装置性能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方法。采用基
<正>根据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的工作要求,刑事申诉部门在执法办案工作中,必须摒弃"信访思维"、就案办案的惯性认知,增强问题导向,以问题为指引切实提高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反向审视的成效,以"回头看"的形式起到"反光镜"、"显微镜"的作用。本文拟对近5年来黔东南州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赔偿案件进行反向审视,分析查找案件本身和在具体诉讼过程中原办案机关(部门)
三叉神经痛是以单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阵发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易反复发作,属难治性顽疾,病程日久常伴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孙建华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及现代医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此病发生以肝脑同病为本,风火瘀为标,采用“肝脑同源”理论分期论治,疗效显著。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 MD)问世已有160年,关于MD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随着临床实践的进展不断发生着变化。2015年以来,巴拉尼协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和日本平衡研究学会陆续制订了本国的MD诊断标准,每个标准都吸收了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治疗方案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从MD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