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药材品质评价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花椒为两基原药材,花椒、青椒在来源、外观性状、TLC鉴别、挥发油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但药典现行标准以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1.5%(m1/g)评价二者质量,并未体现二者差异。花椒药材传统以色红、有光泽、粒大、油腺密而突出、香气浓郁、味麻者品质为最佳,颜色是其品质评价的指标之一,药材颜色鉴别主观性强、难以量化。本论文以分光测色仪对花椒外在颜色进行了客观量化;对其药效物质基础黄酮类成分、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其颜色与黄酮类成分含量、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为花椒品质评价提供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花椒饮片项下收载了花椒、炒花椒,其中仅有对花椒炮制工艺的规定,但炮制工艺参数规定模糊、尚无花椒饮片质量标准,不能有效的保证花椒饮片质量。论文对花椒炮制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花椒饮片质量标准,并对花椒饮片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药材收集、鉴定与市场调查本次研究共收集了四川、陕西、甘肃、安徽、北京、辽宁、湖北、山东、山西、广西10个产区20个产地25批花椒药材,经鉴定,其中14批药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Z. bungeanum Maxim.干燥成熟果皮,11批药材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皮。通过市场调查、产地调研和鉴定结果,发现花椒多为栽培品,资源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为花椒药材的主要来源;青椒在北方部分地区作为花椒药材使用和流通,多为野生。2花椒、青椒化学成分对比研究2.1黄酮类成分以HPLC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5批花椒中黄酮类成分芦丁、金丝桃苷、陈皮苷、槲皮素、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结果表明25批药材中芦丁含量在0.039%~0.190%之间,金丝桃苷含量在0.277%~0.485%之间,槲皮素含量在0.327%~0.546%之间,陈皮苷含量在0.192%~0.268%之间。花椒中主要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3种黄酮类成分,未检测到陈皮苷,而青椒中仅检测到陈皮苷,二者黄酮类成分差异较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花椒总黄酮含量在1.44%~4.63之间,其中14批花椒药材总黄酮含量在在3.42%~4.63%之间,平均为4.03%。11批青椒总黄酮含量在1.44%-2.31%之间,平均为2.01%,花椒总黄酮含量约为青椒总黄酮含量2倍。2.2挥发性成分挥发油是花椒的主要药效成分,以水蒸气蒸馏法测定了25批花椒药材挥发油含量,并以静态顶空进样GC-MS法对花椒中挥发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5批花椒中挥发油含量在1.16~6.19%(mL/g)之间,其中花椒挥发油平均含量为3.43%(mL/g),青椒挥发油平均含量为2.70%(mL/g),花椒中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青椒中挥发油含量。GC-MS定性定量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侧柏烯、p-水芹烯、a-松油烯、柠檬烯、γ-松油烯、芳樟醇、胡椒酮、乙酸芳樟酯等。青椒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桧烯、柠檬烯、爱草脑、芳樟醇、罗勒烯等。二者共有成分主要为月桂烯、柠檬烯、芳樟醇、爱草脑等。2.3花椒颜色与药效物质基础相关性研究药材颜色是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颜色差异反映了药材优劣,并与其有效成分含量有着紧密的联系。论文使用分光测色仪对25批花椒药材颜色进行了客观量化,采用SPSS 20.0对花椒颜色数据与花椒总黄酮含量、挥发油含量、挥发性成分柠檬烯含量、芳樟醇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含量与b*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L*、a*无显著相关性:花椒总黄酮含量在与L*、b*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a*无显著相关性;花椒柠檬烯含量与L*、a*、b*显著正相关(p<0.05);花椒芳樟醇含量与L*、a*、b*均显著正相关(p<0.05)3花椒饮片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论文以挥发油含量、外观颜色变化为指标,对花椒饮片炮制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同一批样品以加热功率800W,锅底温度100℃进行炒制,并于0、1、2、3、4、5、6、7、8min分别取样,共制备不同炒制花椒饮片9批。研究表明随着炒制时间增加,花椒饮片香气浓郁程度逐渐增加,颜色由紫红色渐变至橘红色,炒制6min后花椒饮片表面析出大量油状物质;通过HPLC、GC-MS分析发现,随着炒制程度增加,花椒饮片中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总黄酮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炒制8min时,分别降低13.33%、14.60%、10.54%、20.41%。随着炒制时间增加,花椒挥发油含量、挥发性组分亦发生显著变化,炒制8min时,挥发油含量降低30.5%。从不同炒制程度花椒饮片挥发性成分定性分析发现,花椒经炒制后挥发性成分组成无显著变化。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其化合物含量比例发生显著变化,挥发性成分烯类、醇类、酮类成分别降低9.63%、10.98%、17.58%,而酯类成分增加15.88%;其中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化合物主要有月桂烯、芳樟醇、顺-氧化芳樟醇、爱草脑、乙酸芳樟酯等。结果:花椒炒制最佳工艺为以加热功率800W,锅底温度100℃,炒制7min即可。首次对花椒、炒花椒饮片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炮制工艺确定后,以花椒对照药材、青椒对照药材为对照,建立薄层定性方法。以25批净花椒、25批炒花椒饮片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分别制定净花椒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1.5%(m1/g)、净青椒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1.0%(ml/g);炒花椒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1.3%(ml/g),炒青椒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0.8%(m1/g)4花椒稳定性研究本论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花椒饮片在不同包装材料、不同贮藏温度、不同贮藏湿度条件下黄酮类成分、挥发油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椒中黄酮类成分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3中黄酮类成分在不同储藏环境、包装材料条件下3个月内无明显变化;在相同贮藏温度、湿度条件下不同包装材料挥发油含量聚乙烯薄膜>玻璃瓶>牛皮纸袋;在相同包装材料、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挥发油含量15℃>25℃>35℃;在相同包装材料、温度、不同湿度条件下挥发油含量45%与60%之间无明显差异,而相对湿度75%条件下挥发油含量明显低于二者,故花椒饮片贮藏湿度应低于60%。
其他文献
常常听到企业的营销经理发出这样的抱怨: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刁蛮了,我们不断降低价格,他们却期待更低的价格,我们不断提高质量,他们却对此毫无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许
本文以红枫湖、万峰湖和思林水库3个存在富营养化现象的水电工程水库为典型,分析得出贵州省大中型水电工程水库富营养化成因主要为以下5个方面:新建水库蓄水初期淹没区营养物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加强企业内部建设,还要考虑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应有不同的融资模式.有
加速预研成果的转化,要加强先期技术演示验证;要转变观念,建立和完善正常机制,要明确以费投入渠道,加强科学决策和管理。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许多行业开始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图发展行业。其中,电子商务行业正是因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国内的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双创"水平和能级,发挥好众创空间作为"双创"的重要载体的作用。地方政府必须改变传统思路,避免用行政的有形之手干预众创空
养老保险是国家为化解公民老年风险而提供定期收入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基金是否有稳定可靠的来源,是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本文根据江西省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