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亚特里·C·斯皮瓦克是当下西方文艺理论界最活跃的批评家之一,是美国在赛义德之后当今最重要的后殖民理论批评家,她始终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等策略坚定不移地针对资本主义后工业时代的种种问题进行着文学文化文本政治批判,因此她将自己描述成“实践性的解构主义女性马克思主义者”。斯皮瓦克以一系列不同于西方传统女权批评的异质性,开辟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斯皮瓦克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引入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祛除了西方以一元论为本质特征的话语霸权对属下女性的遮蔽,彰显了后殖民地女性在传统的父权制压迫与殖民统治之间的双重边缘化身份以及夹在世界女权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两难处境,并且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引入女性生育问题,把女权主义文论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实践紧密结合,使女性作为社会实践中的主体获得关注,真正拥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合法性条件。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权主义诗学批评独特的文化文本批评视野,使得西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走出单纯的文字文本世界与女性的多元的文化现实接轨,从而使女权主义批评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实践可能性。因此她的诗学批评,为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在东西方文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都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从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渊源出发,通过对她本人驳杂的理论著作和言论的分析研究,挖掘出其理论的思想脉络体系,并阐明其理论的社会政治实践意义,尤其是对同样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实启迪意义。论文第一章从宏观的理论背景角度,探讨了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权主义诗学批评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正是由于后殖民文化理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促使斯皮瓦克将批判的目光专注于前殖民地的女性群体,于是后殖民理论与女权主义诗学进一步有机结合,开拓出独具特色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从而使得对第三世界女性话语权的批判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第二章从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权主义诗学批评的话语范围层面上,论述了斯皮瓦克从文学文本批评到文化文本批评的突破性贡献,通过她对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超越的卓绝努力,西方女权主义批评走出了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纯文字游戏的窠臼,使文学文本的疆界向现实世界更广阔地开放,进入到文学现实批判的新的历史维度。最为可贵的是斯皮瓦克通过把女性生育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相结合,为这一转变奠定了高度的社会实践意义:这种多元文化视角下,通过重差异、祛中心的理论批评,极力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和西方话语霸权的知识暴力,使一直沉默于父权制历史的弱势群体——女性的双重边缘化地位和她们的主体意识得到现实的关注。第三章在批评的性质层面上,着重论述了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权主义诗学批评的主旨,即以第三世界女性话语权的寻求为目的的政治伦理批评。本章从斯皮瓦克独特的“属下”论出发,立足于她对属下妇女档案资料的个案分析,揭示了属下妇女主体意识被遮蔽的历史;又通过她对造成这些遮蔽的各种权力话语的批判,论证了斯皮瓦克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对第三世界女性话语权的谋求。最后一章,分别从女权主义学理角度、文学创作角度和社会学角度论述了斯皮瓦克对中国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启示意义,集中探讨了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当下中国文学的身体写作问题以及中国女性的话语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