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MAP与缓存转发的移动IP无缝切换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下一代网络以及IP技术的发展,移动IP切换的长时延、高丢包率成为全IP网络移动性管理的瓶颈。基于层次化移动锚节点MAP(MobilityAnchorPoint)的移动IPV6系统是一种提高移动IP切换性能的有效途径。基于层次化MAP的移动IPV6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移动性管理以MAP管理域区分,在MAP管理域内采用微移动管理方式,从而减少移动节点向家乡代理注册的次数。基于层次化MAP的移动IPV6系统可以克服以往移动IPV6和层次化移动IPV6(HMIPV6)的缺点,在满足实时性业务的同时,降低切换过程中的分组丢失。  本论文在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基于层次化MAP的移动IPV6系统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设计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研究结论。这些研究工作充实和丰富了基于层次化MAP的移动IPV6系统,对低时延、低丢包率的移动IP管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移动IP系统工作原理,通过移动IPV6系统与传统移动IPV4的对比,得到了移动IPV6的优势,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的缺点,为接下来的系统分析与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2)在分析层次化移动IPV6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RM-MIPV6移动切换方案。为了解决层次化移动IPV6系统管理节点高度集中,系统鲁棒性差的缺点,RM-MIPV6移动切换方案设置了双层管理节点。首先借助于根移动锚节点RMAP,保持了移动IP层次性管理域内切换的优势;通过低层移动锚节点LMAP功能实体的增加,有效地避免了由于集中式网络中心节点失效给网络带来的影响。利用移动IP切换时延的数学期望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RM-MIPV6方案可以将移动IP切换时延由秒级降低到毫秒级数量单位,大大削弱了移动切换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3)设计了RM-MIPV6移动切换方案的优化网络结构。RM-MIPV6移动切换方案采用了新的切换策略,因此应该对传统网络进行优化设计,能够使RM-MIPV6移动切换方案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优势。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同心圆形网络模型和正六边形网络模型,并分别对其切换概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RM-MIPV6移动切换方案网络结构的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移动IP切换的局限性。RM-MIPV6移动切换方案满足实时性业务要求,而且存在最优的网络层次分配,可以发挥移动IP切换最大的优势。利用切换过程指标的密度分布函数对移动IP切换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优接入路由器管理域的覆盖半径。  (4)改进了移动切换的策略,提出了分层优化的路由器广播周期和结合MAP操作的网络层快速切换。移动IP切换的移动检测与移动注册是依次进行的,其时延较大,不能支持实时性业务。针对切换过程时延产生的原因,在RM-MIPV6方案中,采用最优路由器广播周期和网络层快速切换,对网络层快速切换的方案做出改进,结合移动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对路由器广播周期逐层配置,可以达到RMAP域内切换最佳时延性能。经仿真比较,RM-MIPV6方案相对于移动IPV6、HMIPV6等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切换过程中的时延,在域内和域间切换的情况下都能满足实时性业务的要求。  (5)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动IP缓存转发机制,用于实现移动IP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分组零丢失。目前所有的关于移动平滑切换的研究都是基于在隧道间传递分组的,其资源开销大,系统保密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方案引入分组排序信息,借助于该信息在MN与路由器间的传递,可以正确传输分组,避免了切换过程中分组乱序与丢失,同时提高了系统的保密性,防止数据的泄露。
其他文献
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智能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智能家居技术就应运而生了。智能家居是近几年产生并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型住
XXX导弹是利用对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进行跟踪与引导,从而摧毁对方雷达的一种武器。由于XXX导弹自身的特点,常规警戒雷达难以对它进行探测,因此必须专门研究针对XXX导弹的告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单一功能的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多种类型信息的需求。现阶段的各类信息系统是在相对独立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具有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标
在卫星通信领域,针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是近年的热点。位置管理技术作为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关系着整个网络的性能。随着移动用户数量日渐增长,位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GB20600-2006是基于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系统的。在该系统中,伪随机(PN)序列代替循环前缀做为保护间隔插入经过反傅立叶(IDFT)变换的信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速率和通信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波分密集复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波分复用技术正在应用于大容量长距离光传输系统和网络。波分复用系统可
常规防空雷达受其固有低重复频率等性能的影响,将其应用于飞机目标自动分类与识别的问题一直是目标识别研究领域的难点。目前,国内装备有大量的常规防空雷达,如果能在常规防
本文进行了关于机载数字视频记录仪的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仿真实现。 针对机载视频记录的专业化应用的特点,包括多路不同制式的音视频信息的同步记录与同步播放,以及对机
Internet的迅速发展使得视频逐渐成为网络的主流业务,并促使了视频编码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视频编码是针对给定信道带宽而进行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带宽的波动性和可能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国内已成功研制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航天测控综合基带设备。从卫星上高速下传的数据由地面卫星接收站转发为基带信号送至数据中心,速度可达上百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