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山地震使重灾区居民从平时的生活环境骤然跌至灾害深渊,丧失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防灾条件,灾区居民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在严重地震灾害条件下,地震文化应运而生,并逐步形成唐山地震文化的完整体系,已成为唐山市的宝贵文化财产。唐山地震文化是在唐山地震的严重灾害环境下,唐山人民发扬唐山抗震精神,以救灾救援、恢复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唐山灾区人民采取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深入研究唐山地震文化,不但有利于丰富地震文化学、地震社会学、灾害城市管理学的学科内容,同时还对城市管理、灾害管理与文化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首先,论文详细界定了课题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从而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探讨了唐山地震灾害与地震文化的关联性,分析了各个地震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原因、特点、结构、主要内容,研究地震文化的抗震减灾功能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再次,在全面总结、分析、概括唐山地震文化体系的基础上,由大量地震文化实践升华为理性认识,系统地研究了唐山地震文化体系,提出了地震“三救”文化、衣食住医文化、公园文化、纪念设施文化等新的地震文化体系模型,多角度系统分析了地震文化的价值。最后,剖析了唐山地震文化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了唐山地震文化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唐山地震文化效益提升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