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感知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缩感知作为一项新理论,从诞生到现在不过数年。它指出,当一个信号具有稀疏性,或者经过某种变换之后能表示成稀疏的,就可以用一个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将这个稀疏信号投影到一个低维空间上,这个比原信号维数小很多的投影保留了重建原信号所需的信息,然后通过求解一个最优化问题,就能够从这个投影中以很大概率地重构出原信号。目前,压缩感知是一个研究热门,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采用特定的方法分析人脸的视觉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计算机技术。相比于其它身份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有着方便、友好、非侵犯性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压缩感知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具体如下:(1)针对基于单层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在已有的改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改进方法:行列平均法和阈值法。其中行列平均法可以显著地提高图像的重构质量,但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阈值法只能在观测值较小时提高重构质量,但所需要的运算时间要比行列平均法少。(2)针对SRC(Spars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算法对遮挡人脸识别效果不佳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图像分块的SRC算法,在AR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指出,需要仔细考虑分块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该算法的优势。(3)为提高SRC算法的效率,对OMP(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算法进行了优化,将其中存在的大矩阵求逆运算转换为小规模的向量和标量运算,减少了运算时间,并在对AR人脸数据库的人脸识别中显著地提高了运算速度。
其他文献
论文针对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式全球定位系统(RBN/DGPS)的远程监控问题,以广东海事局(GDMSA)运行的RBN/DGPS为研究对象,研究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式全球定位系统的远程操作、监测与
卫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新一代面向提供新的个人化业务的移动通信全球系统(UMT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其中对中低轨道卫星系统的研究成了近几年的重点和热
HFC网络作为一种宽带接入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网络规模越来越大,不同厂家的设备越来越多,目前,数字设备大多已具备网管功能,而传统的模拟设备(如光发射/接收机、光放大器)一般不具备
低密度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LDPC码)是一种性能逼近香农限的好码,是当前信道编码领域最受瞩目的热点之一。其译码采用具有线性复杂度的和积算法,几乎所有错误
医学图像分割是实现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步骤,对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病情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医学图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医学图像分割技术一直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难题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如何使实验教学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建设一流的实践基地,全面提升
基于FPGA的PWM直流调速方案是在传统的PWM调速方案的基础上,随着FPGA的飞速发展而提出的。本控制系统摒弃了传统的PWM调速方案中用多片专用芯片进行硬件拼接的的设计思想,转而
学位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是扩频通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系统,它自身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但是,这种抗干扰能力(干扰容限)取决于系统的处理增益
20世纪后期,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多种模态医学图像,大致可分为两类——解剖结构图像(CT、MR)和功能图像(PET、SPECT),为融合不同模态图像信息用于临床诊断提供了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它与传统的单载波技术相比在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随着人们对通信数据化、宽带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