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政府在2012年开始实行量化货币宽松政策即通过日元贬值来改善日本贸易量进而促进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实施这项政策以后的连续五年,日本连续出现贸易逆差。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日本出口贸易没有得到改善呢?日元贬值出口促进效应恶化的原因有哪些?本文主要从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以及汇率不完全传递导致的日元贬值没有使日本出口贸易没有改善等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是从汇率角度,通过日本财务省统计数据公布的报告计算得出日本从2012年至2016年的名义汇率的变化,名义汇率在不断下降,然而对应的贸易量却没有得到改善。从实际有效汇率角度分析、计算,再按照BIS上公布的数据综合分析,得出,在2012年至2015年日本实际有效汇率在不断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日元升值但汇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动。因此对应的日本实际出口量没有变化。其次是从汇率不完全传递角度,日元贬值,对应的出口产品价格却没有下降相同的幅度。接着对发生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从日本出口产品质量角度,引入汇率不完全传递原理,与传统的汇率下降,日元贬值,日本出口产品价格同等下降进而出口增加的理论结果不同,日本出口产品尤其电子、汽车行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一直备受青睐。在产品竞争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当然它们在质量的保障也是毋庸置疑。日元发生贬值,不能直接导致类似汽车、电子等高质量产品的价格下降同样的百分比。从产品定价权方面,出口企业往往会根据汇率贬值来调整加价,这种调整的大小以外币发票为计价标准,产品竞争力受到影响。最后从日本经济结构的角度,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同时为了规避贸易壁垒,日本在海外大量设厂,导致很多出口产品不计入出口贸易中。另外,据贸易数据库数据显示,与其他非大宗商品出口国相比,日本更精于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和设计密集程度更高的部门。随着日本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日益加大,国际分工形势越来越复杂,能够预期汇率贬值在促进全球价值链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会逐渐减弱。2012年,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推行日元贬值策略,日元汇率不断降低,但是在日元连续贬值的五年内,日本出口贸易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得出汇率变动与贸易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对应的。进而得出对中国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根据中国国情的发展,国际分工比汇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