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遥的小说世界是由各种悲剧构成的。有年轻人奋斗的悲剧,也有他们苦涩的爱情悲剧;有人生无法逃脱的生存悲剧,也有历史造成的英雄悲剧。因此,路遥的小说笼罩着浓郁的悲剧氛围,总是让读者的心情难以轻松。但是路遥的小说所给予人们的,并不仅仅是悲伤,更重要的是,他的小说有一种强烈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悲剧的精神所在,“悲剧毫无疑问带有悲观和忧郁的色彩,然而它又以深刻的真理、壮丽的诗情和英雄的格调使我们深受鼓舞。它从刺丛之中为我们摘取美丽的玫瑰。”[1]本文将从表现形态、特质和成因三方面解读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蕴。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蕴有三种主要的表现形态,包括“英雄”的命运悲剧、普通人的生存悲剧、女性的爱情悲剧。“英雄”在本文中主要指奋斗不止的高加林和孙少平。他们是普通的农家子弟,然而他们身上又具备了“英雄”的特质,所以说他们是“平民英雄”。他们不甘于“命运”也就是现实条件安排给他们的农民的生活道路,为了与这种既定的生活道路抗争,他们进行了顽强的奋斗。然而他们的奋斗最终失败了,他们成了悲剧英雄。与孙少平和高加林不同,孙少安没有与命运抗争,他顺着命运安排的道路走,只想做一个出色的农民。但是在普通人的生存中,悲剧同样无处不在。孙少安遭遇了很多挫折,他在生活的道路上一次次跌倒,当他一次次顽强地爬起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时,他深爱的妻子却永远地倒下了,孙少安的人生也因此不可能幸福。在路遥的笔下,他赋予农村姑娘很多传统的美德,她们勤劳、善良、美丽。她们勇敢地追求美好的爱情,她们因爱情而闪光,爱情无疑是她们身上极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她们的爱情遭到了无情的毁灭,她们不得不承受爱情毁灭所带来的痛苦。在揭示这些悲剧的时候,路遥的作品呈现出自己的特色。由于在“城乡交叉地带”不懈地耕耘,路遥用他独特的历史眼光,揭示出悲剧产生的根源在于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而作品的主人公虽历经磨难,仍然具有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无论是孙少平、孙少安,还是美丽的农村姑娘,他们身上都具有这种抗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悲剧的要义。在悲剧的情感表现上,路遥选择了“由大喜到大悲”这种落差极大的模式,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路遥小说悲剧意蕴的形成和创作主体自身有天然的联系,正是路遥那贯穿一生的沉郁的悲剧情怀,造就了他的悲剧小说。因此,探究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蕴的成因,离不开对路遥本人的研究。路遥的人生充满苦难,当他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为基础,用深情的目光注视人类时,他发现人生注定是悲剧。同时,路遥悲剧意识的形成与他所受的文化熏陶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陕北以信天游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具有豪放和悲苦的两重性,因此在路遥的身上,既有积极抗争的英雄精神,也有悲天悯人的忧郁情怀。其次,当路遥从人类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营养时,他不自觉地选择了更符合个人气质的现实主义悲剧作品进行学习,这又反过来加重了他的悲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