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和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茶饮料和菊花茶饮料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这些饮料在贮放过程中其多酚类物质在光温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氧化褐变,加深饮料色泽。本论文针对这类饮料在货架期的汤色褐变问题,以绿茶饮料、菊花茶和菊花饮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机理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以黄酮单体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作为菊花提取物品质鉴定评价指标,确立菊花最佳的浸提条件为85℃-90℃,浸提时间30min,料液比1:40。同时本研究建立了黄酮单体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分析条件如下:岛津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CLC-ODS柱(6.0mm×150mm,5μm);检测波长350nm;流动相A为乙酸:乙腈:水=0.5:3:96.5(v/v),流动相B为乙酸:乙腈:水=0.5:30:69.5(v/v);B相由30%(v)到100%(v),洗脱时间45min,流速1.0 ml/min。2.研究了β-环糊精和异抗坏血酸钠对绿茶饮料的护色效果。在绿茶饮料中添加β-环糊精和异抗坏血酸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茶素类的氧化和异构化,控制茶饮料色泽褐变。3.探讨了茶饮料在光照和加温等老化处理过程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及其与色泽褐变的关系。在持续加温条件(40℃和50℃)和持续光照条件(3000lux和5000lux)下茶饮料儿茶素类的氧化形成有色化合物,导致色泽褐变,同时表型儿茶素类(EGCg,EGC,ECg,Ec)产生异构化作用,导致非表型儿茶素类(GCg,Gc,Cg,C)浓度上升;其中温度对该两个化学变化发生的作用大于光照的作用,降低贮藏温度是防止褐变的重要措施。4.菊花饮料在加温和光照等老化条件下,黄酮类总浓度和主要黄酮苷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呈现波浪形下降趋势,其变化与菊花饮料的汤色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与绿茶饮料儿茶素类变化不同的是:光照条件对菊花饮料色泽褐变和黄酮类化合物变化的作用大于加温处理的作用。因此,避免光照影响是控制菊花饮料色泽褐变的重要措施。5.研究了本研究开发的新型茶饮料护色剂(护色剂1和护色剂2)和现有主要茶饮料企业使用的护色剂3对无糖和含糖的绿茶、菊花茶和菊花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从感官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变化和色泽变化等3方面指标衡量,3种护色剂的综合效果次序为:护色剂1>护色剂2>护色剂3;该3种护色剂对无糖饮料绿茶、菊花茶和菊花饮料的护色效果与含糖饮料效果相似,但添加护色剂后,对感官的香气评价有负面影响,在使用时应控制剂量或适当使用增香剂,以保持产品在色香味等感官品质因子的平衡。
其他文献
体外补充替代模型"细胞系"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科学研究中伦理、法律、动物福利和动物保护等的限制,从细胞和分子视角更深层次地揭示复杂生命体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信息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从对县域经济信息化进行经济分析入手,研究提出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势群体农民组织起来闯市场,把家庭经营和合作经营的优势结合起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有效制度安排,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制定与自身相符的竞争战略,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备受企业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常常存在着误导、虚假和重大遗漏的情况,会计信息披露欺诈行为频繁出现,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
我国西部山高谷深,修建高速公路时常采用隧道方案穿越山岭。不良地质体,比如断层、裂隙、岩溶等常常成为我国隧道建设当中遇到的最主要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隧道区内地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和人流、物流、资本的枢纽以及产业和企业运行的载体,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展现平台。城市发展水平集中反
惠山泥塑,是一种植根于民间、取材于民间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工艺,它以吉祥的寓意、喜庆的形象、热烈的色彩,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艺人们就地取材,以无锡惠山
由于近几年国内外不断涌现的“会计造假”事件,利润表上的财务数据已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那些依据传统财务指标构建的企业利润质量评价体系,其有效性在大大降低
当前世界处在“能源危机”日益紧迫的关头,建筑能源浪费现象仍较严重,其具备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空调建筑节能特别是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节能已成为节能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