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各剂量学因素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首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37~62岁,中位年龄5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其中鳞状细胞癌36例,腺癌20例,其他类型2例。临床分期以Ⅱb、Ⅲ、Ⅳ为主。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有完整的治疗计划。患者于放疗后1个月及放疗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同时评估并记录患者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以后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放射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并除外肺部感染、肿瘤复发等。采用NCICTC3.0标准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分级。从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s,DVH)中获取以下剂量学参数:放疗剂量、平均肺受量(Mean lung dose,MLD)、正常肺体积剂量(V5~V50间隔5Gy)等,对上述剂量学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各个剂量学参数与放射性肺炎之间的关系。结果自放疗开始之日起截止2012年1月,68例患者随访时间均满1年,随访率100%。其中有8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2%。单因素分析发现V5、V10、V15、V20、V25、V30、MLD、放疗剂量等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V35、V40、V45、V50与放射性肺炎无显著相关性。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V5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34)。结论众多剂量学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相关,其中V5是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医师在审核治疗计划时,除了要考虑V20、V30、MLD等常用参数外,还应关注V5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