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以及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现象频频出现,使得融资已经成为了影响企业赖以生存的重大因素,而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融资约束问题是由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它严重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不仅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我们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个重要的方法便是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这种信息披露不仅仅指财务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同等重要,加之现在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1年的数据,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运用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模型实证考察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引入所有权性质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考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缓解程度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且披露质量越高,融资约束程度就越低。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以及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非国有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影响更为明显。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研究证实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这有助于改善我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有再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借鉴渠道;增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报告的动力,改善公司形象;同时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