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所追求的“本原”到苏格拉底的“至善”,哲学被第一次从天上拉到了人间;从柏拉图的“理念型象”到千年“婢女”的宗教哲学,苏格拉底启蒙式的哲学转变被隐藏在了漫漫历史之中;从笛卡尔的“第一原则”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哲学在文艺复兴所注入的强大动力之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向,然而精妙绝伦的体系哲学在习惯了人们几乎是偶像式的膜拜之后,终于瓦解在了语言哲学的时代里。我们看到一个个理论散发着喷薄的生命力降生,又看到它被后起之秀所埋葬,形而上学所经历的一次次洗礼在维特根斯坦这里终于哑然失声。新的理论源于时代新的进步所能够孕育出新的温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并非是对先贤的不敬,而是在哲学从本体论走到认识论之后,已经准备好了吸收语言哲学以便再次焕发光彩。维特根斯坦以其前期的《逻辑哲学论》开创了分析哲学的先河,以逻辑分析的形式“治疗”哲学上的疾病,带来了哲学的语言转向;以其后期的《哲学研究》将哲学重新融入日常生活,又为语言哲学带来了转向。维特根斯坦亦因其一生掀起两次波澜壮阔的哲学浪潮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侧重讨论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当然,在对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讨论之前有必要厘清“语言哲学”、“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及与之对应的“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在此逻辑的基础上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借助文本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发展的大致演绎过程,按对象分别论述了以本体论、认识论以及语言论为中心的宏观历程,对西方哲学转向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哲学所诞生的必然性;第二章对前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其合理内核,以其核心概念——“语言图像论”和“语言游戏”——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前、后期维特根斯坦截然不同的思想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是在“生活形式”中对形而上哲学的进一步批判;在第三章,本文秉承分析之后进行综合的研究方法,在客观陈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所带来的影响之后,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审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发现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虽已回归现实生活,却仍将自身樊篱于语言讨论,而未真正地赋予哲学以指导实践的作用。同时在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对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尝试进行了去粗取精的尝试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