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双侧海马活体MR波谱(MRS)的特点,通过~1H-MRS技术对MDD患者海马脑组织的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来从分子水平探讨MDD患者的海马神经生化的变化特点,了解海马神经发生的特点,揭示MDD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对象与方法选取13例符合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MDD诊断标准的首发、从未经过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及其他镇静安眠药等)治疗的MDD患者,HAMD评分≥17分,除外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精神发育迟滞、痴呆等疾病的患者,除外可能影响脑功能的脑器质性疾病的患者;除外躯体和实验室检查有异常的患者,获取患者知情同意后应用~1H-MRS多体素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首次扫描,患者在服用氟西汀十周后HAMD评分减分率≥50%进行第二次波谱扫描,并对13例正常对照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和患者组匹配)进行波谱扫描。采用GE1.5T超导型MR机,标准头线圈对所有被试者进行扫描。首先采用SE序列扫描结构像,矢状面平行于半球间裂扫描全脑,扫描参数为:TR 2100 ms,TE 24 ms,视野(FOV):24 cm×24 cm,层厚5mm,间隔1.5mm,矩阵:256×256,反转时间750ms。然后以显示海马的矢状面图像为定位像,选取海马头、体、尾同时显示的层面放置感兴趣区,感兴趣区覆盖海马的头、体、尾3部分,利用Probe-P序列进行多体素波谱采集。匀场由扫描仪自动完成,采集参数为TR 1000 ms,TE 144 ms,体素厚度10mm,相位编码步数8;每一侧海马的扫描体素(voxel)是15mm~3,FOV 24cm×24cm。分别检测MDD患者服用氟西汀前后及正常对照组的双侧海马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峰值,然后所得数据在工作站(Advantage Windows 4.0~02,GE)中进行分析,应用波谱数据分析软件(Functool)进行处理,结果为内差32×32矩阵的化学位移图像和波谱,匀场时水的半高全宽(Full Width Half Max,FWHM)<8。处理后直接得到感兴趣区域的代谢物NAA、Cr和Cho波峰的面积,并计算NAA/Cr和Cho/Cr的比值。然后根据双侧海马的解剖位置,选取海马中心部位的波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MDD患者左侧海马的NAA/Cr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4.017,P=0.002),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38);右侧海马的NAA/Cr比值、Cho/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经过氟西汀治疗十周后,左侧海马的NAA/Cr比值略有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646,P=0.021),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海马的NAA/Cr比值、Cho/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患者服用氟西汀治疗十周前后进行比较,双侧海马的NAA/Cr比值、Cho/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DD患者左侧海马存在病理性变化,NAA/Cr比值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MDD患者可能存在海马神经再生和功能的异常,但是MDD患者经过氟西汀治疗十周后,抑郁症状显著改善的同时并不能使显著降低的NAA/Cr比值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氟西汀并不是通过提高海马神经的可塑性和改善细胞的再生和功能来起到抗抑郁作用的,海马神经发生障碍是MDD发病的根本原因的假说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