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而今,尽管口译在国际会议,谈判协商以及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译员地位被“边缘化”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在译者主体地位得到承认的同时,译员的主体性却受到诸多质疑。译员在口译中的角色被普遍定位为“透明人”与“隐形机器”,而其主体性的发挥也被一部分学者、翻译家视为对发言人原意的不忠。本文认为,口译既包括意义本身也包括对意义的理解与传达。因此,尽管译员在“意义”层面上须保持客观性,在意义理解与传达的过程中,他们与译者同样具有并应当发挥主体性。与译者相似,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有着一定的口译目的,并能在不同情境下对口译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风格做出相应调整。亦即,译者主体性理论的三个重要部分在口译中同样存在。此篇论文将通过证明译者主体性的“为我性”、“受动性”、“能动性”等特点在译员身上均有体现来证明译者主体性理论同样适用于口译。并对译员在如上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对自身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本研究旨在说明,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并非是永久“隐形”的,他们可以并应当在口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以将发言人的意愿更好地传达给听众。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并非只能扮演客观机器。是成为传话筒,参与者,协调者还是平衡器,取决于口译的目的以及影响口译的诸方面因素。译员以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身份积极参与口译活动,在表达方式及理解过程中适度发挥主体性,能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口译的功效。
其他文献
学位
本研究以“文字——文学——文化”为主要研究框架,通过考察萧乾、张爱玲、白先勇等译家的“叙事性”(含有对话)自译作品,研究我国现当代小说自译策略。研究创造性地控制了自译活
近年来,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开始从教学法的研究转向到对学习者的研究。根据朗和理查德的研究,对学习者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学习者在课内外如何获得语言以及他们在二语习得中
校训是大学的个性宣言,是一所大学育人宗旨的集中体现,其丰富内涵有待挖掘。校训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浓缩,扮演着大学“名片”的角色。由于不可避免地深受文化大环境的影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