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老年患者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是椎体后凸成形手术(PKP)最主要的适应症。但PKP手术可能会增加邻椎骨折发生的风险。这可能与邻椎骨质疏松的自然病程有关,也可能与强化椎体和邻椎间的应力集中有关。临床骨密度检测通常是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2-4椎体的骨密度值,但OVCFs大多发生于脊柱胸腰段,腰2-4椎体的骨密度值很难准确反映伤椎及其邻近椎体的骨密度值。本研究设想通过CT值来预测伤椎和邻椎间的应力匹配关系,从而预测邻椎骨折的风险。若邻椎再骨折风险较大可提前干预,如过伸支具保护或预防性邻椎骨水泥灌注,以减小相邻椎体间的“应力梯度”,预防邻椎骨折的发生。【方法】收集2014年01月01日—2015年12月3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因OVCFs行PKP手术治疗的总共167例病例。排除随访不足半年的病例后剩余12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7例。术后其它椎体骨折20例,发生率10.2%。再排除有明确外伤史骨折及非邻近椎体骨折的3例后剩余1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91岁,平均年龄76.94±9.93岁。回顾研究17例邻椎骨折患者PKP术后复查的X线及CT片。使用医院PACS影像阅片系统在X线及CT片上分别测量术椎及上、下邻椎的椎体高度和平均CT值。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出椎体中部最“狭窄”处的横截面积。椎体高度与横截面积的乘积,记为椎体有效承重体积。平均CT值与椎体有效承重体积的乘积,记为总CT值。本研究以CT1、CT2、CT3分别代表术椎、发生骨折的邻椎及未发生骨折的邻椎的平均CT值;以总CT1、总CT2、总CT3分别代表术椎、发生骨折的邻椎及未发生骨折的邻椎的总CT值。对术椎、发生骨折的邻椎及未发生骨折的邻椎的平均CT值及总CT值的绝对值和相对值(CT1/CT2、CT1/CT3、总CT1/总CT2、总CT1/总CT3)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对差值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进行配对样本均数的t检验,对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比较四组数据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均获半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5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03±5.77个月。1、发生骨折的邻椎的平均CT值(CT2)与未发生骨折的邻椎的平均CT值(CT3)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量t=-2.644,自由度v=16,P=0.018,按检验水准α=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2、术椎与发生骨折的邻椎的平均CT值比(CT1/CT2)、术椎与未发生骨折的邻椎的平均CT值比(CT1/CT3)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统计量Z=-1.681,P=0.093,按检验水准α=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发生骨折的椎体总CT值(总CT2)与未发生骨折的椎体总CT值(总CT3)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统计量Z=-3.385,P=0.001,按检验水准α=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4、术椎与发生骨折的邻椎的总CT值比(总CT1/总CT2)、术椎与未发生骨折的邻椎总CT值比(总CT1/总CT3)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量t=4.497,自由度v=16,P<0.001,按检验水准α=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邻椎骨折的发生率较高,本组数据统计结果为10.2%(17/167)。1、以术椎、发生骨折的邻椎及未发生骨折的邻椎的平均CT值及总CT值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可以预测术后邻椎发生骨折的风险。2、邻椎的平均CT值或总CT值低、术椎与邻椎的总CT值比高是邻椎容易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临床病例数有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缺乏前瞻对照;缺乏伤椎骨水泥灌注量及灌注后CT值的增量与邻椎骨折风险的关系研究;仅纳入了单一椎体骨折病例,对于初次连续或跳跃性多椎体骨折的病例应用受到限制;未纳入年龄、性别、椎间盘退变、间盘内渗漏、骨水泥分布、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局部生物力学环境等因素对邻椎骨折风险影响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