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起源于“人的本能”与“需要”,跟着民众的心音“放情而歌,”是“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的产物。民歌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歌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心理、感情、意志和愿望。民歌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并体现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演唱者与听众。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正好就是语言体现人们交际互动的功能。它不仅指人们用语言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还包括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然而,到目前为止语言学界很少有对民歌语篇人际意义的研究。鉴于此,该研究将填补这一空缺。该研究抽取30首左权县民歌作为分析语料,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为理论框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所搜集的民歌语料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左权县民歌是如何通过实现人际关系来影响听众。本文尝试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左权民歌是如何通过语气系统来实现其人际意义的?2)左权民歌是如何通过情态系统来实现其人际意义的?3)左权民歌是如何通过人称系统来实现其人际意义的?通过研究发现,在语气系统中,陈述语气无论在歌曲中,还是小句中出现的频数最高,其次是疑问语气,而祈使语气出现的频数最少。在情态系统中出现的情态词,大都属于高值情态词,体现的是经常性和意愿性,而非可能性和义务性。在人称代词方面,由于民歌演唱最大的特点就是方言土语的应用。因此,在左权县民歌中最常见的是第一人称像“俺”,“咱”,“奴”,“奴家”;其次是第二人称“你”,而第三人称很少出现;另外,称呼语的使用也很特别,像表达爱情歌曲中的“亲格旦”、“小亲格呆”、“小亲亲”、“小爱爱”。各种不同人称代词与称呼语的使用可以增强听众的参与感,缩短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作为首次试探性研究,本文为功能语言学在民歌语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也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左权地方民歌文化与民族文化思想内容的认识。但由于相关研究几乎没有,而本人的学识和收集的资料有限,希望更多的学者对此领域进行更加全面的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