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转变以及社会利益格局变动,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必然就会出现各种诉求表达不到位、正当权利不保障、利益分配不均衡等情况,最终使得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尖锐、不断积累,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群体性事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包含很多要素,其中社会稳定是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群体性事件频仍不断,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构建的步伐。如何完善我国的利益纠纷协调机制,有效防止和消除各类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基层公安机关处置实践的视角出发,通过借鉴已有的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结合了现实工作中处置群体性事件全流程,尝试从事前预防、人员稳控、善后处置的角度提出减少同类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几率。同时,采用实证分析法对群体性事件主体对象的诉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探求真实影响群体性事件导向的各种因变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能够对症下药,更有成效地展开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本文主要从以下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对群体性事件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是提出实际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以苏州市为例,对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逐一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结合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的对策建议。本文强调,高效快速处置各类型群体性事件,防止矛盾转化,不仅是维护国家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的需求,还是构建平安中国的基础,更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级党委政府应从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机制建设、加强舆论管控和完善事件处置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社会治理能力,提高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提升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水平,全力为人民打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