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重组复合表位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范围流行的病毒性传染病,缺乏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构建重组复合表位免疫原,研究其免疫学活性,为研制HCV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遴选高保守优势T细胞表位。(2)化学合成复合T表位和高保守的B细胞表位基因,插入载体pBVIL1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3)用层析法和制备性SDS-PAGE法纯化重组复合表位免疫原。(4)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抗体,ELISPOT法和LDH释放法体外检测T细胞免疫反应活性。(5)对免疫小鼠皮下注射转HCV基因的SP2/0细胞,观察其在体免疫保护作用。 结果:(1)选出一系列能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群HLA限制类型的、高度保守的T细胞抗原表位。(2)正确构建复合表位基因的表达质粒,目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获到高效表达,并得到有效纯化。(3)用该重组复合表位免疫原免疫小鼠,可激发特异性抗体产生。(4)体外检测抗原特异性IFN-γ释放及对靶细胞杀伤作用显示:抗体介导免疫组与另外两组相比,能更有效地激发特异性CTL反应。(5)用ELISPOT法测定9例HCV阳性患者的PBMC,可以检测到不同程度抗原特异性的IFN-γ释放。(6)免疫小鼠可以延缓SP2/0-C和SP2/0-N细胞移植瘤的形成、抑制移植瘤生长甚至使其消退、并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 结论:本研究在T细胞表位的筛选、连接和免疫方案的制定上作了很多新的尝试,初步克服了外源性蛋白质抗原不易激活CTL反应的瓶颈,所构建的重组复合表位免疫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特别是能有效激发特异性CTL反应,为研制安全有效的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从工程专业的角度,阐述了当前医疗设备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核心技术是软件,从而也揭示了当今各大厂商产品技术核心所在,为医院提供了在装备建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建立高血压病伴更年期女性病人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病人的血压水平,从而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对100例高血压伴更年期女性病例于
利用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建立同时检测蚝油、酱油、鱼露中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蚝油等食品中的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经过磷酸酸化后转化为相应的酸,通过凯氏
检定人员在日常计量检定的数据处理中,为使预处理的检定数据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测量结果,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判别和剔除异常值的统计方法。该文结合对标称值为5g的砝码进行测量次
摘要:将情感教育融入管理,是当代管理学的共识。在中学班级管理中渗透情感教育,首先应该探索情感教育对中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将管理意识融入学生的意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情感教育融入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用情感表扬来进行情感管理,加强中学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班级管理;表扬教学  将真挚的情感融入管理是当代管理理念的一种发展,情感教育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肿瘤治疗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70年代以来,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增殖、浸润和转移机制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研究证实恶性肿瘤
偏头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发作时以一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样疼痛为典型临床表现;少数病人发作前伴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由于
期刊
本研究从价值观取向的理论出发,对中国电影《花木兰》和美国电影Mulan体现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中国电影《花木兰》和美国电影Mulan取材于中国古代对于女将军花木兰的
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包括LTC4,LTD4,LTE4)是花生四烯酸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的代谢产物。CysLTs是很强的炎症介质,参与多种炎症反应过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