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至汉初,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早熟的政治体制急切呼吁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以完成文明的飞跃。为此,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观点鲜明的学说以应对这一挑战。其中对历史影响较大的有儒家、法家、道家,并在融合其他诸多学派的基础上,进行了各自的政治实践。最后,集儒家及诸家之大成的董仲舒最终完成了如何巩固过早形成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挑战,使得中华文明无分崩离析之虞,得以快速发展,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简单介绍了文明的挑战提出的背景,为什么会有此挑战,以及文明发展中的挑战应对理论,揭示这一在今天视之理所当然的过程其实并不平静,甚至凶险无比。
第二部分“儒家的应对”,从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学大师的学说中,可以初步看到儒学在这一文明挑战应对的大背景下有意识的进行初步解答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从秦朝“焚书坑儒”的严峻形势下儒学在暗伏中积蓄力量,可以看到儒学在普通民众内心的接受程度;从汉初诸儒的不懈努力中,可以看到儒学通过在融合中不断改变自身学说,以适应社会政治需要;从董仲舒的集大成,可以看出儒学已经蜕变为针对现实政治的入世学说,已经在不断演变中成功应对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挑战。
第三部分“三种思想实践的失败”,法家的“刻薄少恩”违逆了一般民众的心理,即使春秋战国的巨大变革主要是法家的作用,然而最终被文明抛弃;道家的黄老之学,其本质在于“无为而治”,汉初采纳它基于此,汉武帝抛弃它也基于此;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杂家,体现了应对挑战的本质,但过于生硬的汇杂,而非融合,导致了它的失败。
第四部分“结语和启示”,文明的挑战永远不会结束,希望本文能够对当今中华文明如何正确应对挑战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