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动态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e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经历了 30多年高速增长的阶段,其所积累的矛盾和风险日益凸显,这意味着中国经济需进入一个新的,和过去不同的时期,不仅要发生量的巨变,更要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便成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福建省作为沿海经济带,拥有一定的区位、政策以及经济优势,提高其经济发展质量,将有利于加速沿海城市的发展,推进海西建设。因此,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展开动态研究,把握其发展趋势,对提升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有一定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从福建省整体以及福建省九个地市两个角度综合评价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本研究首先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且在参考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稳定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以及持续性六个方面,建立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动态综合评价法,并对原有的动态评价方法——“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做出进一步的改进,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对2006-2014年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展开动态评价研究。通过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分析,得出:(1)2006-2014年福建省整体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基本排名位于全国前十名,属于稳步型的发展类型,相比“十一五”期间而言,“十二五”期间福建省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但是,2006-2014年期间,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分享,民生质量亟待改善;(2)福建省九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质量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可被分为高、中高、中低、低经济发展质量四个等级,其中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市为厦门,中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市为泉州、福州、莆田,中低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市为三明、漳州、宁德,低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市为龙岩、南平,并且各自存在着不足之处。根据评价结果,本研究对如何提升福建省整体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以及对经济发展质量处于高、中高、中低、和低水平的地市分别进行对策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内江市中区联社作为扶微助小、支持县域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先后推出小企业抵质押循环贷款1+N小额贷款、商超供应商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小企业信用贷款、制造商供应链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应收账款质押担保贷款等一系列信贷产品。通过创新信贷技术体系,推出特色融资业务降低风险,有效地化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截至2015年9月末,市中区联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8亿元,较年初增加9300万元,占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心房纤颤恢复窦性心律后抑制复发的作用,了解其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组在胺碘酮基
<正>10月的闽南大地,秋高气爽,瓜果飘香。10月8日至11日,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带领民建、工商联、经济等界别28位委员赴漳州市,就"实施品牌带动,发展现代农业"专题开展视察。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