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肿瘤治疗方法中,单克隆抗体和干扰素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各类单克隆抗体、干扰素单独或联合其他放化疗药物治疗肿瘤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同时,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生产成本高昂、宿主免疫排斥、杀伤效果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科研人员也从研制重组干扰素、抗体本身改造和治疗方案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人工重组干扰素的研制已经使许多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毒副作用,可以说重组干扰素是未来肿瘤治疗药物的又一发展方向。抗体改造中,靶向性和亲和力历来是研究的焦点。治疗方案的优化更多的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以寻找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案。处于生物医学领域前沿的基因治疗方法,通过载体系统(如腺病毒)将治疗基因导人体细胞内,使机体细胞能自主地表达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发挥目的蛋白治疗作用的同时可以多种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针对近期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越来越热门的Herceptin单克隆抗体,我们在其基因水平更改其蛋白结构域、优化氨基酸密码子,使其在对HER2有较高亲和力的前提下获得对另一个普遍高表达肿瘤的标志物VEGF也有了很高的亲和力,即使得抗体获得了双重靶向性,对HER2与VEGF高表达的肿瘤抑制与杀伤更加独特、精确。其次,我们将高效人源抗肿瘤干扰素--乐复能的表达基因整合到改造的双靶向抗体基因中,制成融合表达框。最后,将此融合基因整合至基因治疗中优势明显、使用最为普遍的5型腺病毒里,以其作为携带该抗肿瘤融合蛋白的基因治疗系统载体,将我们的抗体--干扰素基因带入机体细胞内部表达,避开了抗体与干扰素直接单独使用的种种弊端,探索出肿瘤治疗的新方案。本课题创新性地将抗体治疗、干扰素治疗和基因治疗的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抗体改造得到双靶向的单克隆抗体,再将其基因与重组干扰素的基因一起整合到5型腺病毒的表达框中,构建了双靶向的肿瘤抗体与重组干扰素融合表达的腺病毒基因治疗系统。人工改造的双靶向Herceptin抗体与干扰素融合表达的肿瘤基因治疗系统完成构建的基础上,获得了高滴度重组腺病毒,并在体外293、L-02细胞和BABL/C裸鼠体内获得了一定量具有生物活性的抗体-干扰素融合蛋白的表达。经ELISA检测,抗体部分的表达量不高,但干扰素的表达却已经达到了纳克(10-9g)级,最高已达9ng/ml,而一般干扰素的作用浓度只需皮克(10-12g)级。因此该抗体-干扰素融合蛋白,干扰素部分已达体内作用浓度,再通过抗体部分的靶向作用可以期望发挥良好的抗肿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