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肾性骨病(renal bone disease)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发生的骨代谢障碍疾病,在肾病的早期就应重视骨代谢的改变并及早防治。腹部肿瘤放疗可导致肾损伤,本实验拟对肾辐射损伤的骨代谢效应、骨损伤的病理改变及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并观察补肾中药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15Gy 137Cs-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的方法制备肾辐射损伤模型,取肾匀浆为酶原组织与25(OH)D3温育,HPLC及放免法检测酶反应产物,分析肾1α羟化酶活性。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骨量、骨形态计量学指标、骨生物力学性能和血、尿生化指标改变等骨代谢效应,研究肾辐射损伤诱发骨损伤的机制。在照射后1周开始给予由补肾中药应用植化方法提取的活性部位复方,连续给药3个月,观察补肾中药对肾辐射损伤致骨代谢障碍的防治作用与改善肾功能和肾1α羟化酶活性的药效机制。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观察补肾中药及其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率、ALP活性和矿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15Gy 137Cs-γ射线肾局部照射3个月后肾脏体积缩小,肾小球肿大,Bowman氏囊囊腔狭窄甚至消失,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线粒体肿胀,体积增大,线粒体嵴变短、减少、排列紊乱;尿β2-MP显著增加;肾1α羟化酶活性及1α羟化酶mRNA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肾辐射组股骨干重、灰重、腰椎和股骨BMD明显降低;骨小梁体积和骨小梁宽度减少,骨小梁间距增加,MAR减小;腰椎压缩和股骨三点弯最大载荷明显降低,Pyd / Cr值明显增加,ALP显著降低。补肾中药组肾辐射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得到改善,尿β2-MP降低,肾1α羟化酶活性及1α羟化酶mRNA基因表达量增加,骨量、形态计量指标及生物力学性能改善。补肾中药及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ALP活性、矿化功能及OPG mRNA 基因表达有增强作用,对 RANKL mRNA 基因表达有下调效应。结论 (1)15Gy 137Cs-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肾脏引起肾组织病理和肾功能明显改变;(2)肾辐射损伤可诱发明显的骨代谢障碍,表现为骨量丢失,骨结构改变和生物力学性能降低;(3)肾辐射损伤引起肾1α羟化酶活性下调是肾辐射骨损伤的主要机制;(4)补肾中药对肾辐射骨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肾功能和肾1α羟化酶活性有关;(5)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率、ALP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