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学亚型、基因表达谱亚型及Bcl-2/IgH基因重排与近期疗效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g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30%~40%。虽然该疾病对常规化疗较敏感,但由于DLBCL的异质性,只有不到50%的患者能获得完全缓解,40%的患者能长期生存。因此识别对常规化疗不敏感和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是DLBCL治疗中的关键。近年发现根据肿瘤细胞起源,采用基因芯片及免疫组化的技术可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来源(GCB)及非生发中心来源(non—GCB)两种亚型。多项回顾性研究结果证实GCB组预后明显优于non—GCB组。但这些研究均以CHOP化疗方案为基础。近期几项大型临床试验显示,CD20单抗利妥西单抗(Rituximab,R)联合CHOP(R—CHOP)治疗DLBCL可使整体疗效提高15%~20%。但目前仍不确定R—CHOP方案足否能使GCB及non—GCB两组亚型DLBCL患者的疗效均得到提高。国内外有关比较两种技术方法在DLBCL亚组分型的研究报道较少,并且缺乏前瞻性研究。因此,本课题进行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基因芯片法对入组的100例初诊DLBCL进行亚组分型,比较两种方法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并通过比较不同亚型DLBCL接受R—CHOP及CHOP一线治疗获得的近期缓解率,寻找近期疗效的有效预测因素,为不同亚型患者寻找最佳一线化疗方案。 第1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组化分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研究目的: 100例DLBCL中免疫学亚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近期疗效的影响。分析Bcl—2、CD5、LMO2等免疫指标与近期疗效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收集100例初诊原发DLBCL患者组织标本,标本对半分成两份,一份用于基因芯片检测,一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0、Bcl—6、MUM1、Bcl—2、CD5及LMO2等蛋白表达情况。采用Hans免疫组化分型标准对病例进行亚型分类,比较DLBCL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对接受标准一线方案CHOP或R—CHOP近期疗效的差异性以及1年EFS(无事件生存)。同时分析CD5、Bcl—2、LMO2等免疫指标的临床意义。 实验结果: 免疫学亚型中GCB组43例,non—GCB组57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免疫学亚型患者获得的近期疗效有显著差异,GCB亚型患者的近期缓解率高于non—GCB患者(88.37% vs57.8g%,p=0.003)。中位随访15个月后,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GCB亚型的1年EFS优于non—GCB亚型(81% vs42%,p=0.000)。 免疫学分型中与近期疗效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抗原指标为Bcl—6及MUM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cl—6及MUMI对近期疗效有显著影响,Bcl—6(+)组近期缓解率高于Bcl—6(—)组(p=0.0009);MUM1(—)组近期缓解率高于MUM1(+)组(p=0.03);而CD10与疗效关系不大。 Bcl—2、LMO2、CD5等免疫指标对DLBCL近期疗效影响不大,并且Bcl—2与LMO2表达与否均对1年EFS无显著影响,而CD5阳性患者1年EFS明显低于CD5阴性患者。Bcl—2阳性患者接受R—CHOP化疗的疗效明显优于CHOP化疗者(76.92% vs44.44%,p=0.011);LMO2阴性患者,R—CHOP组的近期疗效优于CHOP组,近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9.17%及50.00%(p=0.003);CD5阳性患者即使采用R—CHOP方案治疗,其近期疗效亦未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 1.免疫学分型对DLBCL患者的近期疗效具有预测价值;接受常规化疗的GCB亚型患者近期疗效好于non—GCB亚型患者,并且前者的1年EFS优于后者。 2.免疫组化分型的3项抗原指标中,Bcl—6及MUM1对近期疗效预测有价值。其中Bcl—6表达提示近期疗效较好,Bcl—6(+)患者近期缓解率高于Bcl—6(—)患者;MUM1表达与治疗反应较差相关,MUM1(+)患者近期缓解率低于MUM1(—)患者。 3.LMO2、CD5、Bcl—2在本研究中未能对近期疗效作出有效预测,但CD5表达与近期复发及1年EFS较低有关,且Rituximab联合CHOP治疗对CD5(+)患者近期疗效无提高,提示这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更为强烈的初始治疗。对Bcl—2(+)患者,Rituximab的干预可提高近期疗效;对LMO2(—)患者,Rituximab亦可改善其近期疗效。 第2章DLBCL基因表达谱研究与近期疗效 研究目的: 检测100例DLBCL中基因表达谱分型情况,以基因芯片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免疫组化法分型的准确性。分析基因表达谱与近期疗效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收集前述100例初诊原发DLBCL患者新鲜组织标本,用RNA固定液保存后进行RNA提取与纯化,采用Affimetrix HG U133 Plus2.0基因表达谱芯片对质检合格的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基因芯片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亚型分组,方差分析法筛选治疗反应不同的差异表达基因。 实验结果: 100例DLBCL患者中GCB亚型55例,ABC亚型45例,亚型分布情况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以基因芯片结果为“金标准”,免疫组化分型与基因表达谱分型完全一致的患者共80例,正确率为80%,其中两种分型方法均为GCB组的39例,non—GCB(或ABC)组41例;免疫组化法对GCB亚型的灵敏度为70.91%,特异度为91.11%。 不考虑治疗方案时,基因芯片法分型GCB组与ABC组的近期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674);治疗方案分别为CHOP及R—CHOP时,GCB亚型及ABC亚型患者的近期疗效也未见明显差异。中位随访1年后,GCB亚型患者的1年无事件生存率约为62%,ABC亚型患者1年无事件生存率约55%,但log—rank检验未发现两组患者EFS有明显差异性。 采用方差分析法对不同疗效的DLBCL患者进行比较,未发现有明显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论: 1.基因表达谱研究显示中国人群DLBCL中GCB亚型及ABC亚型所占比例与欧美人群比例相一致。 2.基因表达谱分型结果及相关基因组合对近期疗效无显著预测作用。 3.免疫学亚型与基因芯片亚型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前者对近期疗效预测更有意义,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参考作用。 第3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2基因重排的临床意义 研究目的: 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情况,分析其对临床疗效及EFS的影响以及在前述两种技术方法分型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FISH法检测100例入组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BCL—2/IgH基因重排情况,比较BCL—2/IgH基因重排和免疫学亚型、基因芯片亚型及CD10、Bcl—6、MUM1、Bcl—2等抗原表达的相关性。分析BCL—2/IgH基因重排对近期疗效及1年EFS影响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实验结果: 100例患者中FISH法检测出t(14;18)易位患者13例,均为基因分型GCB亚型;10例t(14;18)易位者为免疫学GCB亚型,3例为免疫学non—GCB亚型。BCL—2/IgH基因重排与基因芯片法及免疫组化法检出的GCB亚型均有显著相关性。 BCL—2基因重排阳性患者的近期缓解率低于阴性患者(46.15% vs74.71%,p=0.049);BCL—2基因重排阳性患者的1年EFS仅为21%,低于阴性患者(log—rank检验,p=0.026)。 GCB亚型中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1年EFS显著低于阴性患者。两种亚型检测方法的结论一致。在基因芯片法测出的55例GCB亚型中,接受不同化疗方案时,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近期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免疫组化法检出的43例GCB亚型中,治疗方案为CHOP时,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近期缓解率低于阴性患者。 结论: 1.本研究中100例DLBCL患者BCL—2/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为13%。 2.BCL—2/IgH基因重排主要见于GCB亚型DLBCL,应用于临床可提高免疫组化法GCB亚型的检出率。 3.BCL—2/IgH基因重排患者的近期疗效及1年EFS均低于无基因重排患者,这一趋势在GCB亚型的患者中尤为明显,提示具有BCL—2/IgH基因重排的GCB—DLBCL患者对常规化疗(尤其是CHOP方案)反应较差,在初始治疗时可能需选用较强烈的化疗方案。R—CHOP对具有BCL—2/IgH基因重排的GCB—DLBCL患者是否有疗效提高作用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原州区共有基层党组织597个,党员13709名。近年来,原州区把改革创新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原动力,紧紧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方法和载体
我厂支架分厂大修常村矿ZPY3200-17/35型掩护支撑式液压支架时(大修周期12~18个月,配套操作阀为CF-PZ200-400),发现有10%的支架不能降落或降落缓慢(30min左右),检查支架管路与主柱等均完好。据反映,在井下使用时也有这种现象
[背景]跌落伤导致的健康寿命年损失是老年人伤害疾病负担上升的主要原因.掌握居民意外跌落的死亡情况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助于精准地推进当地伤害防治工作.[目的]了解上海
[背景]铅染毒可引起肾脏损伤.研究表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cAMP/PKA)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氧化酶活性介导活性氧过量产生,进而引起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工作一直是我国职业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对应《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作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依据的强制性标准.《中华人民共
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除了平均气温和极端气候,气温变异也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气象因素.本文介绍了气温变异的定义以及研究现状,并探
[背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具有潜在的肝毒性.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2/2)的活化形式磷酸化ERK1/2 (p-ERK1/2)被证实与肝脏损伤有关.但尚不清楚DBP暴露是否通过p-ERK1/2
[背景]温度变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昼夜日温差(DTR)是衡量温度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其健康效应有助于制定人群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目的]了解湖南省DTR对居民
[背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温度变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关注.[目的]探讨隔日温差(TCN)对居民非意外死亡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定量评估可归因于TCN的人群寿命损失年
小学数学以兴趣为前提,通过带动学生自身的直观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去进行思考感悟,为了能够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且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通过重点讲解的方式,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