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国为争夺网络空间主导权与话语权,以便未来在网络空间战场中抢占先机,都纷纷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研究。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信息产业国和信息技术起源国,拥有明显的战略资源优势,在国际网络安全版图中占据主导权。美国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经历多次演变,从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强调“适度信息安全,深度防御战略”,到布什政府注重“安全优先,先发制人”,再到奥巴马政府的“集体安全,综合威慑”,其演变过程呈现“防守”转向“进攻”的趋势。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演变对中美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在网络安全领域,两国在经济贸易、意识形态和军事方面存在战略互疑,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阻碍,严重影响双方安全认知。为此,本文试图解答以下问题:网络安全的威胁来源是什么?网络安全与传统安全威胁相比,有什么特性?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演进历程及其趋势是什么?如何缓解中美网络安全困境,构建中美网络安全战略互信?论文第一章认为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的重要来源。与传统安全威胁相比,网络威胁具有自身的特性:非对称性、寻址难、破坏范围广。非对称性表现在网络空间冲突双方行为体的防御和攻击方面,任一行为体都可能具备足够攻击能量,向信息大国发动攻击,并造成严重破坏。网络空间具有天生的易攻难守特性,攻击者处于优势地位而防御者位于劣势;寻址难指的是网络攻击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很难鉴定网络攻击来源和攻击意图,即便查找到攻击源,也会因主权国界的存在难以跨界取证,难以断定真正的幕后组织者;破坏范围广是指计算机网络具有互联互通性,一个地区的计算机网络遭受攻击,极易传播至其他计算机,甚至会蔓延至全国范围内计算机系统。论文第二章分析了美国网络安全战略背景与缘起,指出美国对信息网络高度依赖性,这种依赖衍生而来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是促成美国政府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背景。美国已经将网络安全看成是其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所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之一。经济方面,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网络黑客利用银行、金融系统漏洞,窃取客户数据资料。军事方面,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信息系统已经遭到入侵。论文接着介绍了美国历届政府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克林顿政府侧重对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采用多层次、纵深的深度防御战略,在加强信息安全的同时,侧重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布什政府时期,再次强化对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从发展优先转向安全优先战略,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加大网络恐怖主义打击。奥巴马执政后,重申了信息技术是美国经济繁荣、科学研究、军事技术、透明政府和自由社会的保障,在信息安全领域采取网络威慑战略,主动出击,方案更具明显攻击性。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演进趋势由原有的以防御为主的保守战略转为更为激进的进攻战略。论文第三部分描述了中美网络安全关系方面的现状,指出两国存在战略互疑和不信任感,双方网络安全冲突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更为深刻的经济和政治议题,网络安全争端已经波及到双边经济贸易、人权外交等领域。本章接下来重点分析了如何缓解中美网络安全困境,构建中美网络安全治理。首先是需要在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框架内协调网络安全合作模式,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网络安全调整,中美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复合相互依赖态势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其次,构建中美两国网络安全治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于,既需要通过协商网络行为规则,最大限度地缔造大国间的和谐关系,又必须通过大国履行共同国际责任,最大限度地化解国际冲突与危机。第三,建立中美网络空间战略互信,必须要构建共同利益,摒弃零和思维,尊重双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摒弃冷战思维。不能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我利益,应客观的看待对方政治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尊重双方不同的发展道路,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稳定和网络空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