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是承载山地人居环境的典型自然单元,流域生态特征直接影响着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而山地人居环境也是流域不可缺少的生态组成部分。嘉陵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属于西南山地流域中人口较多、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区域,具有生态重要性和地域特殊性,是西南片区、三峡库区乃至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导致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多个尺度上的绿色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生态要素分布不均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产生生态系统服务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的矛盾。在我国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等战略导向下,科学合理规划和建设城乡绿色空间成为中国可持续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流域内多个尺度上的生态空间格局保护及网络构建研究是保障人居环境生态安全和品质提升的关键[2]。论文以嘉陵江干流子流域涉及的行政区县为研究范围,根据城乡建设开发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干扰强弱、生态系统的类型将规划层次划定为流域尺度、城市尺度(中心城区)、城市滨河尺度。将与流域生态安全、居民生活品质高度关联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re以下简称为GI,指涵盖流域内区域、城市多个尺度内外的自然、半自然、人工设计维护的蓝、绿空间体系和绿色生态技术设施)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物质要素本体”、“生态格局框架”、“服务功能设施”的内涵以及“要素”、“格局”、“功能”三个维度的属性,探索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生物-人类”和谐共生战略目标导向下的多尺度GI“要素”、“格局”、“功能”三向维度协同规划框架、技术路径及空间优化策略。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梳理衍生GI概念的生态规划理念发展历程,结合相关定义阐述,探讨GI内涵、维度属性构成以及多尺度特征,整理GI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典型实践案例,判断GI规划向多尺度、多维度发展的趋势。明确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尺度层次,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第一章)。第二部分为嘉陵江流域概况及GI现状问题认识,通过田野调查和整理统计数据,了解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认识到嘉陵江流域尺度、城市尺度、城市滨河尺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GI要素类型单一及结构破碎、格局易受干扰且缺乏弹性保护与管理、功能供给与需求存在分异的问题,只针对GI要素、格局、功能单一属性维度的规划难以解决嘉陵江流域的GI的综合问题。(第二章)第三部分基于GI的内涵及属性,以人居环境科学、城乡生态规划、景观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等理论作为基础,构建了嘉陵江流域多尺度GI“要素-格局-功能”三向维度协同规划框架:阐述了GI三个维度的内涵,要素维度是生态环境本底的表现形式,格局维度重点关注城乡建设与生态本底的互动影响,功能维度重点关注人本需求与生态本底之间的适应关系;探讨了GI三个维度规划的应对逻辑和协同机制;基于嘉陵江流域多尺度GI现状问题明确各尺度GI规划重点和诉求,提出了嘉陵江流域尺度GI“安全格局识别-功能供需优化-多元要素修复”、城市尺度GI“要素网络构建-格局控制优化-功能调适优化”、城市滨河尺度“格局分段分区-功能提升识别-要素配置设计”的规划路径及方法体系。(第三章)第四部分为嘉陵江流域尺度GI安全格局识别与供需优化。在格局维度上通过建立流域生态重要性评价模型,识别嘉陵江流域GI安全格局并制定分区保护策略;在功能维度上,通过GI生态功能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的测度及匹配分析,识别GI供需分异区县并制定分类优化对策;在要素维度上针对重点提升区县进行GI生态网络和游憩廊道的修复。(第四章)第五部分为嘉陵江流域城市尺度GI网络构建与空间优化。在要素维度上,构建山、水、绿要素的斑块-廊道网络修复方法,归纳嘉陵江流域城市GI要素网络类型及特点;在格局维度上,探索精明增长导向下的嘉陵江流域城市GI格局空间分级评价方法和分区优化策略;在功能维度上,探索供需匹配导向下的嘉陵江流域城市GI功能空间调适优化方法,在已有要素网络骨架的基础上进行GI布局配置优化,并探讨GI增量挖掘策略。(第五章)第六部分为嘉陵江流域城市滨河尺度GI空间品质提升。在格局维度上,对滨河区域进行纵向功能分段和横向生态分区;在功能维度上,探索了嘉陵江流域城市滨河纵向河段GI功能供需匹配分析方法;在要素维度上,基于河段地域特征,针对重点提升河段提出多样化的横向空间GI配置植入模式和特色化的场地设计策略(第六章)。论文探索了流域多尺度GI“要素-格局-功能”三向维度协同规划的理念框架,在问题与诉求导向下提出适应嘉陵江流域的宏观流域尺度、中观城市尺度、微观城市滨河尺度的三向维度协同规划路径及方法体系,开展了针对嘉陵江流域的田野调查、多源数据收集与评估分析工作。期以通过合理保护、修复与利用生态本底,促进生态本底与城乡建设、人本需求之间的协调与适应,推动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中地、城、人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尝试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流域多尺度绿色空间规划带来启发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