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临南洼陷深层沙三段储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洼陷内砂体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成岩特征及储层物性影响因素,从宏观上明确了洼陷内六个油区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从微观上建立了储层孔隙的定量计算公式。
临南洼陷深层沙三段储层主要沉积相类型有三角洲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扇三角洲沉积相及浊积扇相,其岩性总体以粉砂岩为主,颜色总体上呈灰色;碎屑颗粒分选中等、磨圆程度相对较好,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部分地区可见长石岩屑砂岩、亚长石砂岩。
临南洼陷深层沙三段储层处于中成岩A期,为酸性成岩环境,主要是长石发生溶蚀,其他组分溶蚀较少,洼陷内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长石次生溶孔,包括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铸模孔。其孔喉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主要特征表现为喉道多为点一片状,连通性差。长石的溶解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导致喉道阻塞、渗透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利用单因素分析,明确了埋深因素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沉积上,找出了同一深度段内(3000~3200m)发育的不同相带砂体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大小,建立了胶结物含量小于5%、泥质含量小于10%、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在分选区间1.3~1.6内的孔隙原始压实曲线,以及粉砂岩在分选1~1.3、1.3~1.6、1.6~1.9、>1.9区间内的孔隙原始压实曲线;成岩上,利用反演回剥法恢复了洼陷内各小区的原始孔隙度及在各种成岩作用影响后的孔隙演化,建立了不同小区的孔隙-成岩演化模式,并针对不同小区的胶结段、溶蚀段,建立影响其发育强度的拟合曲线。
综合各单因素分析,在宏观上明确洼陷内六个油区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的同时,在微观上建立了储层在纯压实条件下的定量计算公式:Φ1=0.46{-11.541n(H)+98.97泥质粉砂-27.031n(H)+233.15粉砂-30.741n(H)+264.4细砂+0.54×{-27.091n(H)+227.33<1.3-25.51n(H)+217.721.3~1.6-27.031n(H)+250.111.6~1.9-28.641n(H)+233.15>1.9
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埋深、胶结物、长石含量(溶解)、泥质含量与孔隙度的相关系数并计算权重,得出了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孔隙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