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南洼陷深层沙三段储层演化及主控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m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临南洼陷深层沙三段储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洼陷内砂体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成岩特征及储层物性影响因素,从宏观上明确了洼陷内六个油区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从微观上建立了储层孔隙的定量计算公式。   临南洼陷深层沙三段储层主要沉积相类型有三角洲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扇三角洲沉积相及浊积扇相,其岩性总体以粉砂岩为主,颜色总体上呈灰色;碎屑颗粒分选中等、磨圆程度相对较好,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部分地区可见长石岩屑砂岩、亚长石砂岩。   临南洼陷深层沙三段储层处于中成岩A期,为酸性成岩环境,主要是长石发生溶蚀,其他组分溶蚀较少,洼陷内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长石次生溶孔,包括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铸模孔。其孔喉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主要特征表现为喉道多为点一片状,连通性差。长石的溶解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导致喉道阻塞、渗透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利用单因素分析,明确了埋深因素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沉积上,找出了同一深度段内(3000~3200m)发育的不同相带砂体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大小,建立了胶结物含量小于5%、泥质含量小于10%、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在分选区间1.3~1.6内的孔隙原始压实曲线,以及粉砂岩在分选1~1.3、1.3~1.6、1.6~1.9、>1.9区间内的孔隙原始压实曲线;成岩上,利用反演回剥法恢复了洼陷内各小区的原始孔隙度及在各种成岩作用影响后的孔隙演化,建立了不同小区的孔隙-成岩演化模式,并针对不同小区的胶结段、溶蚀段,建立影响其发育强度的拟合曲线。   综合各单因素分析,在宏观上明确洼陷内六个油区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的同时,在微观上建立了储层在纯压实条件下的定量计算公式:Φ1=0.46{-11.541n(H)+98.97泥质粉砂-27.031n(H)+233.15粉砂-30.741n(H)+264.4细砂+0.54×{-27.091n(H)+227.33<1.3-25.51n(H)+217.721.3~1.6-27.031n(H)+250.111.6~1.9-28.641n(H)+233.15>1.9   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埋深、胶结物、长石含量(溶解)、泥质含量与孔隙度的相关系数并计算权重,得出了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孔隙计算公式。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紫泥泉子组展开了系统、全面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录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不仅在露头区紫泥泉子组创名剖面和其它剖面的紫泥泉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高速发展,对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对铀矿床的研究和铀矿找矿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花岗岩型铀矿是主要的铀矿床类型,对其研究引起了高度重视。作为广西发现
名义上的无水矿物(nominallyanhydrousminerals,简为NAMs)中含有以结构OH形式存在的水,根据已报道的数据,地幔矿物的水含量在几到几千个ppm,而且水含量的分布表现出空间上和时间上
清冷的黄昏,枝头还残留着些许积雪。走过梅园,我不禁深呼吸,让缕缕幽香浸润我日渐干枯的心灵。想起那些美丽的文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折取一枝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有笛声在空气中飘散,是那首《秋湖月夜》么?清冷、悠扬、幽香,让我也不禁流连沉醉。   在我的温暖的记忆里也曾有那么一缕一缕的芳香。   老家的房前屋后,村子的前山后山,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塘湾铀矿床位于诸广南部矿区城口铀矿田中,矿区内出露岩石均为燕山期花岗岩,铀矿化主要集中于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粒二云母花岗岩中,γ52-2、γ52-1的接触带是区内构造发
凡口铅锌矿床、杨柳塘铅锌矿床、罗村硫铁矿床为曲仁盆地北缘代表性矿床,同样地处曲仁盆地北缘,但矿床在规模上、矿石的组构及富集程度上却各具特点。凡口铅锌矿床为特富超大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增加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了国际高度关注,固碳过程及储碳机制是目前科学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岩溶碳汇由于其不稳定性一直被长时间的碳循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