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儒家社会秩序思想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930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秩序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而在目前社会思想史范畴的研究当中,社会秩序思想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而美籍华裔历史学家余英时近年提出的“儒家整体规划”概念正好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追求社会秩序的一种思想。本文也随着这一概念出发,探究余英时的儒家社会秩序思想,并且补充中国社会思想研究方面的不足。  余英时的儒家社会秩序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儒家整体规划”概念的论述上,本文也将通过论述中的几项主要概念来尽可能的发掘儒家的社会秩序思想。余英时认为在儒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基本的规划,即是要通过不断的“内圣外王”来追求“天下有道”。根据余英时的上述观点,本文主要做了两方面研究。一方面,研究了余英时构成和体现儒家社会秩序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即“天下有道”、“士志于道”和“内圣外王”,并详细考察了这三方面在儒家追求社会秩序中所体现的实践来源、具体承担者以及实现方式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就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论。另一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儒家社会秩序思想在宋明两代的主要表现形式,即宋代“得君行道”与明代“觉民行道”。同时也是在儒家传统发展过程中以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秩序的过程。揭示出在历史进程中,儒家为了摆脱自身遇到的各种困境而不断变换方式来追求社会的秩序。而宋明理学所开创的这种实现社会秩序的实践方式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历史的借鉴。  本文主要探究了余英时对儒家思想的阐释所揭示出的中国儒家大传统当中所蕴含的社会秩序思想,从社会思想史研究当中所关注的社会秩序的视角,表明了追求秩序是中国社会思想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国人对“道”的追求,即对社会秩序的向往。同时揭示出儒家社会秩序思想对与现代社会秩序的建构意义以及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实践性。此外对于转型过程中的当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失序的情况,笔者通过本文的研究也获取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受城市化冲击最强烈的当属与城市最近的“城中村”村民。在这一过程中,村民的社会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在形式上已从
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中央汲取税收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从而也提高了资金的分配能力,于是国家以专项资金的方式对基层农村进行补贴,即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实行项目制的治理方式。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宏观背景,通过论述项目制企业化运作的三方关系,分析项目制在基层的运行机制。该研究主要采用实地研究的方式,通过对W村的拱棚项目的细致分析发现在项目制运作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村委会通过与企业的合谋,将本应该补助给村民
农村土地征用所带来的诸多社会性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农村土地征用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一种静态的视角进行分析,更多的是关注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
死刑作为一种几乎是亘古长存的刑罚制度,从天经地义到饱受争议,一直是刑罚制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现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废除了死刑,而我国不但保留死刑,并且相较于其他国家
本研究以农村居民的投资机会为出发点,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投资现象及其结构性变化。 本研究基于湖南两个不同地区的行政村的实证调查,这两个村发展程度、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