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对中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其发生率在全身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病死率排第八位。在印度,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0%。在我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高发的地区有湖南、台湾等省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以浸润性生长,区域性淋巴转移较常见,晚期病变可发生远处转移。根据UICC的TMN分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其中Ⅰ期,Ⅱ期为早期,Ⅲ期,ⅣA、ⅣB期为中晚期,ⅣC期为已经有远处转移的晚期病变。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手段较多,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法亦有所不同。对于早期病变,可选择单一手术或者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Ⅰ期病变可达80%—90%,Ⅱ期病变可达65%—80%,2-5疗效较佳。中晚期病变选择单一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则以综合序列治疗为主。然而,其5年生存率仅20%—50%。6-10如何优化各种治疗手段,减少复发以及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则成为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化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综合序列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根据化疗的时机不同,可分为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然而,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未能证明诱导化疗的有效性,关于同期放化疗的疗效的报道中,结果亦也较大差异。 JP Pigon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PF方案诱导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作用不明显,同期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本论文将通过研究诱导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的影响,对两种化疗方式的疗效作出科学的评价。并通过研究诱导化疗和同期放化疗对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影响,为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的作用机理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 第一部分诱导化疗对中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对诱导化疗对中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疗效进行评价。 材料和方法:对已发表的11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铂类化合物方案化疗组,PF方案化疗组两个亚组,分别对总体及两个亚组的2年、5年生存生存人数,局部复发人数,远处转移人数进行优势比及危险差效应合并。 结果:诱导化疗的5年生存人数的优势比和危险差有统计学意义,能提高5年生存率达4%。其中PF方案的2年生存人数的优势比与危险差有统计学意义,能提高2年生存率达5%。敏感性分析显示上述两项结果稳定性较低。各化疗亚组的远处转移人数优势()与危险差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稳定性好。其它结局变量的优势比与危险差并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诱导化疗不能显著减少头颈部中晚期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局部复发,但可通过减少其远处转移小幅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第二部分同期化疗对中晚期头劲部鳞状细胞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对同期放化疗对中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疗效进行评价。 材料和方法:对已发表的20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一铂类化合物方案化疗亚组,PF方案化疗皿组,非铂类化疗亚组三个亚组,按照同期放化疗的性质不同分为辅助性亚组和治疗性亚组。分别对总体及各亚组的2年、5年生存人数,局部复发人数,远处转移人数进行优势比及危险差效应合并。 结果:同期放化疗2年、5年生存人数,局部复发人数及远处转移人数的优势比及危险差均有统计学意义,2年、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达11%和12%。辅助性同期放化疗2年、5年生存人数,局部复发人数的优势比及危险差均有统计学意义,能提高2年,5年生存率达7%,9%。治疗性同期放化疗2年、5年生存人数,局部复发人数及远处转移人数的优势比及危险差均有统计学意义,能提高2年及5年生存率达10%,13%。 结论:作为治疗性手段,同期放化疗可以减少头颈部中晚期鳞状细胞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作为辅助性手段,同期放化疗可以通过减少头颈部中晚期鳞状细胞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不能减少远处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清金化痰汤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36例,按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比较不同植骨块及牙槽骨受植区不同预备方式对牙槽骨骨增量效果的影响的差别,以期为探索预防植骨后吸收的措施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4只实验狗共16处颊侧牙槽骨受植区
第一部分 聚已内酯/明胶电纺复合支架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目的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出电纺纤维膜并进行复合支架的构建。方法使用静电纺丝技术,采用明胶与聚已内酯(质量比1: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II(TopoII)在涎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16例
精液液化异常、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的疾患,3种疾病虽各具特点,但病因病机却基本相同,因“虚”、因“瘀”或二者相互夹杂影响都会导致其的发生.故总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