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的快慢羽可用于雌雄鉴别,且与生产性状有一定关联。已知鸡的快慢羽基因与性染色体Z上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ev21连锁。在快羽鸡中,唯一的ev21插入位点位于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和精子鞭毛编码蛋白2(SPEF2)基因序列之间。而在慢羽鸡中,两个ev21插入位点中的一个被ev21占据。在这两个插入位点之间为部分重复的PRLR (duplicated PRLR, dPRLR) 和 SPEF2 (duplicated SPEF2, dSPEF2)所形成的融合基因(dPRLR/dSPEF2),而在位点的两侧仍为PRLR 和 SPEF2基因序列。由于目前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这三个基因(即PRLR, SPEF2和 dPRLR/dSPEF2)均是鸡快慢羽性状控制基因的候选者。为了进一步对这三个候选基因进行甄别。本研究首先对实验用慢羽雏鸡中融合基因拼接处的核酸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及测序,确定融合基因序列的拼接方式与已报道的拼接方式是否相同;其次,利用链特异性RT-PCR确定慢羽鸡融合基因是否转录,且是否存在双向转录而形成具有表达调控作用的双链RNA分子: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测定三个候选基因在快慢羽雏鸡皮肤中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甄别快慢羽性状控制基因提供科学依据。数据显示:1.利用融合基因特异性引物,以苏禽绿壳蛋鸡和海塞克斯慢羽鸡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本研究获得了一个1,429 bp大小的PCR扩增片段。测序分析表明,融合基因由PRLR外显子12下游578 bp处和SPEF2内含子4下游1,543 bp处反向拼接而成,与已报道的拼接序列不同,提示拼接序列可能存在品种特异性。2.经反转录定量PCR(RT-qPCR)测定,dPRLR/dSPEF2融合基因可在且仅在慢羽鸡皮肤中转录。通过链特异性RT-qPCR,本研究进一步确定该融合基因是双向转录的,可形成一个双链RNA分子。因此,该融合基因可能通过形成的双链RNA分子来调控邻近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鸡羽毛生长的速度。不过,此推测还有待深入研究加以验证。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日龄快慢羽公/母鸡中PRLR、SPEF2和 dPRLR/dSPEF2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数据表明公母绿壳蛋鸡和公海塞克斯鸡皮肤中的PRLR转录本丰富度在快慢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同一羽型的个体间差异较大。因此,PRLR的表达与快慢羽表型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提示该基因不是鸡快慢羽候选基因的有力竞争者。与此相反,数据表明母绿壳蛋鸡皮肤中SPEF2的转录本丰富度在快慢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J),且慢羽是快羽的16倍,提示SPEF2是快慢羽候选基因的有力竞争者。此外,融合基因(dPRLR/dSPEF2)在皮肤中的表达水平仅为PRLR的2.9%左右,提示融合基因不可能以PRLR或SPEF2相同的基因功能来影响羽毛的生长速度。综上所述,PRLR基因不是理想的鸡快慢羽候选基因,而融合基因dPRLR/dSPEF2和SPEF2基因是候选基因的有力竞争者。对它们的功能、作用机制以及表达调控进行研究将有助于阐明鸡快慢羽形成的分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