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科技园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如何利用这一载体,实现其技术创新的快速扩散,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更快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在对农业技术扩散研究进行详尽回顾与梳理后认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研究存在着大片空白。以此为基础,汲取经济地理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经典理论的精华,提出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园区技术扩散研究的基础理论和主要方向,并从五个方面对园区技术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作者将园区技术的扩散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解析了这一系统的特征、机理及主要组成部分的特征与功能;将园区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区分为技术、农户、辐射区三个方面;认为后二者的综合与集成构成了园区辐射区扩散环境,并提出了扩散环境评价的意义与思路;作者认为技术扩散源于系统内各方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扩散过程必然受到驱动力和阻碍力的双重作用,并根据主要推动力的不同将园区技术扩散机制分为市场、政府与联合驱动三种类型;最后,在对技术扩散空间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将园区技术扩散方式划分为扩展、等级和位移扩散三种类型。论文以杨凌示范区为对象,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相关分析、层次分析法以及断裂点公式、probit模型、s型曲线模型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示范区技术扩散的系统构成、影响因素、扩散环境、典型技术的扩散规律、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技术扩散特征等进行了追踪调查与实证分析。以距离为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发现:示范区直接的扩散半径大约在40km左右,这与其地位和预期的作用不符。以关中地区为例的扩散环境定量化评价结果显示:关中地区各市农业技术扩散环境总体欠佳(除杨凌),各个因子的贡献程度各不相同。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结果证实:经营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扩散的主要驱动力分别为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其中公益性技术扩散的强度和方向与政府的意愿和计划密切相关;而中间型技术的扩散则受到市场和政府两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对不同尺度下扩散规律的定量化研究表明:技术空间维的扩散轨迹呈现出从创新源—扩散源—采用者的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扩散过程的主要因子及扩散方式各不相同:宏观尺度下主要影响因子为规模,扩散方式以等级扩散和位移扩散为主;中观尺度下主要影响因子为距离,扩散方式以位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为主;微观尺度下主要影响因子为农户自身因素,扩散方式以扩展扩散为主。作者根据扩散方式及特征的不同,将示范区技术扩散归纳为五种不同的具有普适性的模式。最后,基于对园区技术扩散存在问题的诊断,提出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结合、多元化主体参与、强化农民培训、改善辐射区环境等技术扩散优化的主要路径。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从地理学角度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问题的审视、对扩散空间维的关注以及研究中定量化方法的使用。研究结果对于理论探索的深入及园区技术推广工作的改进均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