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迥异。随着人们对疾病的深入认识,疾病的诊断和分类也在不断更新。然而迄今为止,对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的分类和命名仍然比较混乱。本文旨在介绍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以及国际嗜酸性粒细胞协会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的分类,规范其诊断思路,指导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而指导其相关治疗。2008年WHO在排除了继发性(反应性)因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基础上,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分为4类: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异常的髓系和淋系肿瘤、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淋巴细胞变异型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L-HE)以及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同时也提出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的诊断流程,首先应注意反应性或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淋巴瘤等。第二步则需要通过细胞学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来鉴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否为克隆性。如果FISH或RT-PCR检测到PDGFRA、PDGFRB或FGFR1融合基因阳性或有细胞遗传学4q12、5q31-33或8p11-13区域重排,则诊断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异常的髓系和淋系肿瘤。若无以上重排,但有其它细胞遗传学异常或原始细胞增多(外周血原始细胞>2%或骨髓中原始细胞>5%但<20%),则诊断为CEL-NOS。第三步若外周血检测到免疫表型异常的T淋巴细胞,则诊断为L-HE,否则诊断为特发性HE/HES。与WHO分型不同,为了方便临床上对疾病的治疗,2010年国际嗜酸性粒细胞协会将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疾病分为六个临床亚型,分别为:骨髓增殖性HE/HES(M-HE/HES)、淋巴细胞变异型HE/HES(L-HE/HES)、重叠性HES、相关性HE/HES、家族性HE/HES和特发性HE/HES。无论哪种分型,其目的终究是为了明确疾病的诊断以利于疾病的治疗。治疗的目标则是减轻嗜酸细胞介导的器官损伤。对于没有任何症状或没有组织器官损害的轻度嗜酸粒细胞增多(AEC<1.5×10~9/L)的病人可以密切观察及随访。伴PDGFRA或PDGFRB重排这一类型对伊马替尼敏感,首选伊马替尼治疗。对于L-HE或HES的患者,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药物,羟基脲和a-干扰素作为初始药物或是在激素难治性HES中也显示了不错的疗效。除了羟基脲,二线细胞毒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侵袭性HES和CEL-NOS患者中的应用也有相关报道。尽管已经开展了抗IL-5单克隆抗体(美泊利单抗)、抗CD52单克隆抗体(阿仑单抗)的临床试验,但其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正>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关节骨折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有[1]: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及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随着
<正>目的比较单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尺骨鹰嘴牵引下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三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肘内翻发生率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科
会议
目的对实施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本院54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手段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
研究了5种紫萁属Osmunda植物的核形态学特征,其间期核属于复杂染色中心型,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为中间型,对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在细胞核内的自然排布情况进行了观
介绍了高妻葡萄的砧木选择、肥水管理、新梢和花序管理、病虫防治及果实套袋等配套丰产栽培技术。
1997年按2.5m&#215;4m的株行距定植大石早生、蜜思李、圣玫瑰3个李品种.加强肥水管理,采用小冠主干疏层形整枝,第2年全部结果,第4年666.7m2产量均超过2000kg.大石早生和蜜思
无线城市建设热潮和3G时代的到来,为多模智能终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文章对现有移动终端市场形势和移动终端的发展状况做了详细分析和介绍,并针对3G时代移动通信用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