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用户生产的平台、实践及话语权研究--以大众点评app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e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的使用渗透生活各角落,“地理位置”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位置媒介的使用。和传统媒体的宣传、娱乐功能有所不同的是,“位置媒介”天然带有地理定向属性,在空间活动中连接出发点和目的地,将用户从线上指引到线下,外卖送餐、路线规划都离不开位置信息的应用。位置媒介的应用使原本固定的物理空间具有流动性,形成由线上查找-线下体验-线上反馈的生态模式,根据服务类型的多样需求生成不同的传播场景。
  以往地理信息的重要表现方式——地图,已从原来只提供坐标信息的单一图纸逐渐演变成为携带各种复杂信息的电子载体,作为信息载体的数字地图嵌入各种类型的应用软件中,连接了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传统地图由于技术和权力的制约,体现的往往是背后政治、经济力量的话语表达,而如今随时可见的拥堵路段报错、网红店打卡、跑步路线分享等时下热门的UGC模式则体现了广大用户在地理信息处理上的权力,是用户在数字空间生态构建中的话语权表现。由此,地理信息生产的话语权似乎已经更多的赋权给普通用户,传统地图时代制图者一手掌控的局面在客观上看似不复存在,地理信息及其载体演变为多方势力的话语集合体。
  由此,本文以网络民族志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大众点评app为例,笔者从研究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出发,实践当下媒介环境中地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了解到数字时代用户通过信息分享、添加地理位置等操作在客观上确确实实被赋予了参与“地理信息生产”的权力。然而,这样的权力不过是受困于运营商所构建的数字城市架构,用户在无数鼓励机制的模式下成为了免费的地理信息采集者,同时发现地理信息生产模式背后的显性与隐性话语斗争。由此思考位置媒介作为空间传播的桥梁,其信息生产的“赋权”或许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需要重新考量,“内容”的放权已成过去,如何构建权力与权利平等的媒介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数字空间领域是今后需要讨论的重要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在认知构式语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框架下,运用压制理论(Coercion Theory),探讨英语现在完成体构式中构式与其词汇以及词汇之间的互动关系。英语现在完成体构式一直是英语语法研究的热点话题。以往研究从传统视角、生成视角、语用视角、认知视角等方面已取得诸多成果,但鲜有文献系统探讨英语现在完成体构式内部的动态机制。  认知构式语法主张构式有其独立
学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语言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其主要任务之一是生态话语分析。生态话语分析产生于人类文明、艺术和人文的“生态转向”时期,旨在探究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对不同生态关系的影响。  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为话语分析可能性,方法范式与应用型研究,不同领域的语言学学者正在从多个角度尝
学位
托马斯·C·哈里伯顿(Thomas Chandler Haliburton,1796-1865)是加拿大文学界“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和幽默大师。其代表作《钟表商》(1836年)由33个小故事汇集而成,讲述了美国钟表商山姆·斯利克(Sam Slick)在英属新斯科舍殖民地兜售钟表的经历及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小说以十九世纪的新斯科舍为加拿大建国前的缩影,描绘了当地民众承受着英国政府独裁统治、
澳大利亚是一个相对多元的国家,在这片曾经被殖民过的土地上,白人与土著人的声音至今仍在撞击回响着。当代土著作家借助小说叙事,再现了欧洲定居者与原住民之间交往及冲突的争议历史,并为白人与土著人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对于此类小说文本的解读,不但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澳大利亚的民族关系,更助推了民族身份的认同。因此,本文通过重读吉姆·斯科特的小说,拟借助凝视理论解读土著身份的破碎与重构。  基于《心中的
莎拉·珍妮特·邓肯(Sara Jeannette Duncan,1861—1922)是加拿大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小说《帝国主义者》(The Imperialist)(1904)以加拿大人的社会政治生活为缩影,探讨了20世纪初期加拿大国家民族主义中的重要主题—“帝国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加拿大在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意识形态。小说描写了加拿大联邦建立后在政治主张上有两
石黑一雄是当代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创作于2000年的《上海孤儿》是他的第五部长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位英国侦探在20世纪初期的上海调查找寻失踪双亲的故事。此小说是体现他“国际化”写作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并于2000年获得了布克奖提名。  本文运用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了《上海孤儿》中20世纪上海的异质性,探究了在特殊空间里人们投射出的不同意识。作为空间理论的一种,异托邦
学位
描述古巴核导弹危机的历史小说《午夜将至》,在美国深受各大媒体和名人的好评。目前,《午夜将至》的中文译本仅有译林出版社编辑陶泽慧和赵进生合译的版本。此译本于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本文以陶泽慧和赵进生的中文合译本《午夜将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尝试探讨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历史小说的翻译原则与方法。通过对译文的分析,梳理历史小说翻译过程中的关键之处,以期对历史小说翻译的
学位
在现代商业社会,广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加入WTO以来,大量商品涌入国际市场。为了赢得更多的国外消费者,汉语广告的英译变得极为重要。  广告属于操作性文本,其最终目的和功能是说服消费者购买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广告这些独特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广告翻译有着自身的理论依据和翻译标准。广告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因此广告翻译以是否赢得商家利益为衡量其成败的尺度。  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目的论,为广告翻
学位
近来,人们对征婚广告的语言学和语篇特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从文化价值观方面对征婚广告的对比研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本文选取了在中美征婚广告中都提及的8个变量,并用Excel统计软件对它们做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出中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本文的语料由100条征婚广告组成,50条英文语料来自2005年的杂志《华盛顿人》(Washingtonian),50条中文语料来自同一时期的中文杂志《女
日本是东亚地区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也是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重要邻邦。同中国在经贸、文教和科技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密切的合作。然而受到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对于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在领土主权上的强硬态度的影响,近年来,中日关系一直相对低迷,呈现出“政冷经热”的状态,正视历史、树立正确的战争观是当今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朝日新闻》“天声人语”专栏作为日本主流媒体的知名评论专栏,其对于二战所持观念,无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