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反比通气(IRV)对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呼吸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5月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肥胖患者60例,BMI≥30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反比通气组(实验组)和常规容量控制通气组(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0.04mg/kg,芬太尼3-4u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丙泊酚2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VT)7-8ml/kg,呼吸频率(RR)12次/分,I:E=1:2,压力控制报警值40cmH2O,PEEP=0。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4-8mg2kg-12h-1,吸入1.5%-2.5%七氟醚,瑞芬太尼0.1-0.3ug2kg-12min-1,根据需要间断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术中麻醉深度监测采用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维持麻醉深度在D0-D2(37-64)之间。在建立CO2气腹期间,实验组吸呼比调整为2:1,对照组吸呼比保持1:2不变,两组RR、VT不变。观察并记录气腹开始前(T0)、气腹后30分钟(T1)、气腹后60分钟(T2)及气腹解除后3分钟(T3)的呼吸道峰压值(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采集气腹前(T0)、气腹后30分钟(T1)及气腹后60分钟(T2)的动脉血测血气,并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h值、HCO3-、Pa 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T0比较,两组患者T1、T2时间点PaC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T1比较,T2时间点PaC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peak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ean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OI和Cdyn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比通气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肥胖患者的气道峰压,提高平均气道压,提高动态肺顺应性,改善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