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珍珠是第一位因写中国而获诺贝尔奖的西方作家,在中国生活长达37年之久。她是中美双重文化的产物,她在前半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超过了她对美国和美国文化的了解。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就已经声名鹊起,以她的中国题材小说享誉文坛。她一生与中国息息相连,创作了大量关于中国的作品。这样的作家在历史上十分少见。然而,这位跨语言、跨文化、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重要作家,其人其作一直以来在中国却饱受争议。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八十多年的时间,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个写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到六、七十年代的“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再到当代的“一座沟通中西方文化的人桥”,其间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几翻沉浮,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局面。论文首先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历程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把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分为肇始期、停滞期和繁荣期三个时期,并分析了三个时期各自的接受特点。笔者认为,第一个时期的接受由于注重文本分析,所以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对她的评论也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第二个时期由于受到政治意识形态语境的影响,所以对她的评论完全用政治标准取代了文学标准,对之进行大加挞伐,进而是一片空白;第三个时期即新时期,学术界空前繁荣,开始重新评价赛珍珠,对她的评论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论文第二部分集中剖析中国读者在对赛珍珠的接受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即:对赛珍珠的文化思想、创作思想、宗教观、《水浒传》翻译和作品中塑造的中国形象五个方面的论争。着重从历史史料入手,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中国读者对赛珍珠的迥然不同的评价。论文第三部分试图给全文以理论的支撑。笔者主要运用接受美学和现代阐释学等理论,从三个方面来剖析赛珍珠在中国接受特点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赛珍珠的作品是写给西方人看的,它的隐含读者是西方人而不是中国人,因此,作品中作者预先设定的隐含读者的期待视野和现实的中国读者之间的期待视野无法达到“视界的融合”,必然会产生沟通排斥。另外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历史语境截然不同,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不同时期对赛珍珠的评价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历史、心理等因素,读者无法根据某种特殊的客观立场,超越自身的历史性去对文本加以“客观”的理解,就可能产生偏见;最后,笔者还从赛珍珠本人的文化身份和宗教背景出发分析其局限性,指出这种局限性也会导致她在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阐释中产生误读,和变形,这也是赛珍珠的作品在中国读者中饱受争议的原因。文章的结论是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过程随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而呈现出全然不同的特征。通过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这面镜子,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程,反射出中国接受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迥异的特点。这种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中外文化接触与碰撞中所产生的问题。在全球语境化的今天,赛珍珠现象将会呈现出全新的价值光芒。中国读者应当以更开阔的胸襟与眼界调整自己的价值坐标,尝试贴近作为文化边际人的真实的赛珍珠。